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僧問忠國師。古德云。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有人不許。云是邪說。亦有信者。云不思議。不知若為。國師曰。此葢普賢文殊境界。非諸凡小而能信受。皆與大乘了義經意合。故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又般若經云。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黃花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若乎。深遠之言不省者難為措意。於是禪客作禮而去。又華嚴座主問大珠和尚曰。禪師何故不許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珠曰。法身無像。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花而顯相。非彼黃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黃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座主會麼。云不了此意。珠曰。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花著黃花。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諍論。座主禮謝而去。
  妙喜曰。眾中商量道。二尊宿恁麼切磋。一人得其體。一人得其用。得其用者事上建立。得其體者理上掃除。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或抑或揚無得無失。恁麼見解。喚作矮子看戲。妙喜見處也要諸人共知。不見道破驢脊上足蒼蠅。
  大寧寬和尚示眾。拈拄杖云。前佛性命。後佛紀綱。總在遮裡。如今用去也。為雲為雨為瑞為祥。利人利天出生入死。佗方世界出沒卷舒。若也通身是口說不能盡。通身是眼照不能窮。一念相應剎那萬劫。
  洞山初和尚示眾云。明機自昧息慮。迷源萬法同塵。語默難顯。不是情中法。莫生種種心。離此章句別有商量。且道離却作麼生商量。還有委悉者麼。明明地揀破。明明地顯示。明明地舉唱。明明地謌詠。更無囊藏被葢。純說乾剝剝地禪。若是靈利衲僧。纔聞舉著便合眼卓朔地知箇落處。豈不是自家具眼。其柰罕遇其人。葢緣洞山遮裏。言無味。食無味。法無味。無味之句塞斷人口。兄弟到遮裏難為湊泊。若向遮裏覰得分明。天下尊宿到與不到徹與不徹總被你驗破。何故。葢智有邪正。道有真偽。多只恁麼心機意識。認得門前屋後底。學得路布葛藤一堆一擔蘊在胸襟。道我會禪會道。還夢見禪道也未。喚作打底不遇作家。到老只成骨董。待到明朝後日。驀劄地蹋著正脉。省前所行履處。方始羞見本命元辰。僧問。智不落千差。請師通不犯。曰蒸餅搵餳。問心未生時法在甚麼處。曰。池中荷葉動。決定有魚行。問。諸上善人皆說不二法門。居士默然意旨如何。曰無目不畫眉。問幻與非幻未是學人極則處。如何是入理之談。曰八十翁翁牙不動。
  琅邪覺和尚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好一堆爛柴。
  妙喜曰。琅邪大似認賊為子。雖然如是。恩大難酬。
  慈明和尚示眾云。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括乾坤大地。鉢盂轉也。覆却恒沙世界。且問汝等諸人向甚麼處安身立命。若也知安身立命處。北俱盧洲喫粥喫飯。若也不知。長連牀上喫粥喫飯。
  五祖演和尚四面示眾云。滿口道得底却不知有。知有底又道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將成九仞之山。莫惜一籄之土。又舉僧問洞山。如何是善知識眼。山云紙撚無油。洞山老漢不是無。只是太儉。忽有人問四面。如何是善知識眼。只向伊道瞎。何故。且要相稱。紙撚無油也大奇。不堪拈掇有誰知。回身却憶來時路。月下騰騰信脚歸。
  真淨和尚示眾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唯二乘禪定寂滅為樂是為真樂。學般若菩薩法喜禪悅為樂是為真樂。三世諸佛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樂是為真樂。石霜普會云。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是謂二乘寂滅之樂。雲門云。一切智通無障礙。拈起扇子云釋迦老子來也。是謂法喜禪悅之樂。德山棒臨濟喝是三世諸佛慈悲喜捨之樂。除此三種樂外。不為樂也。且道歸宗一眾。在三種內三種外。良久云。今日莊主設饡飯俵嚫錢。參退僧堂內普請喫茶去。喝一喝。
  首山念和尚示眾云。諸上座不得盲喝亂喝。遮裏尋常向你道。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賓無二賓。主無二主。若有二賓二主即是兩箇瞎漢。所以我若立時你須坐。我若坐時你須立。坐則共你坐。立則共你立。雖然如是。到遮裏急著眼始得。若也眼孔定動即千里萬里。何故如此。如隔牕看馬騎相似。擬議即沒交涉。諸上座。既然於此留心。直須子細。不要掠虗好。佗日異時賺著你在。諸人若也有事近前。無事珍重。僧問菩薩未成佛時如何。曰眾生。僧云成佛後如何。曰眾生眾生。問覺花未發時如何辨真實。曰冬不寒臘後看。僧云莫便是也無。曰錯。問魚鼓未鳴時如何。曰望天不見天。僧云鳴後如何。曰覰地不見地。問和尚是大善知識為甚麼却首山。曰。不坐孤峰頂。常伴白雲閑。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曰打草要驚蛇。僧云未審怎生下手。曰適來洎合喪身失命。問不落三寸請師速道。曰。老僧到遮裏却道不得。闍梨道看。僧云猶落三寸請師別道。曰首山今日失利。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