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陰界中妄自囚執。

  潭州華林善覺禪師

  師常持錫杖夜出林麓間。七步一振錫。一稱觀音名號。夾山問。遠聞和尚念觀音。是否。 師曰。然。 山曰。騎却頭時如何。 師曰。出頭即從汝騎。不出頭。騎甚麼。山無對。
  僧參。方展坐具。師曰。緩。緩。 曰。和尚見甚麼。 師曰。可惜許。磕破鐘樓。其僧從此悟入。
  觀察使裴休訪之。問曰。還有侍者否。 師曰。有一兩箇。祇是不可見客。 裴曰。在甚麼處。 師乃喚。大空。小空。 時二虎自菴後而出。裴覩之驚悸。師語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 裴問曰。師作何行業。感得如斯。 師乃良久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山僧常念觀世音。

  襄州龐蘊居士

  至藥山。山命十禪客相送。至門首。士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有全禪客曰。落在甚處。士遂與一掌。 全曰。也不得草草。 士曰。恁麼稱禪客。閻羅老子未放你在。 全曰。居士作麼生。 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瘂。
  偈曰。心如境亦如。無實亦無虗。有亦不管。無亦不拘。不是聖賢。了事凡夫。易復易。即此五蘊有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無相法身豈有二。若捨煩惱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藥山惟儼禪師

  師參禮馬祖。於言下契悟。便禮拜。祖曰。你見甚麼道理便禮拜。 師曰。某甲在石頭處。如蚊子上鐵牛。 祖曰。汝既如是。善自護持。
  侍奉三年。一日。祖問。子近日見處作麼生。 師曰。皮膚脫落盡。惟有一真實。 祖曰。子之所得。可謂協於心體。布於四肢。既然如是。將三條篾束取肚皮。隨處住山去。 師曰。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 祖曰。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無所益。欲為無所為。宜作舟航。無久住此。師乃辭祖返石頭。
  一日。在石上坐次。石頭問曰。汝在這裏作麼。 師曰。一物不為。 頭曰。恁麼即閒坐也。 曰。若閒坐。即為也。 頭曰。汝道不為。不為箇甚麼。 曰。千聖亦不識。 頭以偈讚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祇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石頭垂語曰。言語動用沒交涉。 師曰。非言語動用亦沒交涉。 頭曰。我這裏針劄不入。 師曰。我這裏如石上栽花。頭然之。
  坐次。道吾.雲巖侍立。師指按山上枯榮二樹問道吾曰。枯者是。榮者是。 吾曰。榮者是。 師曰。灼然一切處光明燦爛去。 又問雲巖。枯者是。榮者是。 巖曰。枯者是。 師曰。灼然一切處放教枯澹去。 高沙彌忽至。師曰。枯者是。榮者是。 彌曰。枯者從他枯。榮者從他榮。 師顧道吾.雲巖曰。不是。不是。
  僧問。平田淺草。麈鹿成羣。如何射得麈中主。 師曰。看箭。僧放身便倒。 師曰。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 師曰。弄泥團漢有甚麼限。
  看經次。僧問。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為甚麼却自看。 師曰。我祇圖遮眼。 曰。某甲學和尚還得也無。 師曰。你若看。牛皮也須穿。
  師坐次。僧問。兀兀地思量甚麼。 師曰。思量箇不思量底。 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 師曰。非思量。
  朗州刺史李翱。問師何姓。 師曰。正是時。 李不委。却問院主。某甲適來問和尚姓。和尚曰。正是時。未審姓甚麼。 主曰。恁麼則姓韓也。 師聞。乃曰。得恁麼不識好惡。若是夏時對他。便是姓熱 李初嚮師玄化。屢請不赴。乃躬謁師。師執經卷不顧。侍者曰。太守在此。 李性褊急。乃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袖便去。 師曰。太守何得貴耳賤目。 李回拱謝。問曰。如何是道。 師以手指上下。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欣然作禮。述偈曰。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又問。如何是戒定慧。 師曰。貧道這裏無此閒家具。李罔測玄旨。 師曰。太守欲保任此事。須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閨閣中物捨不得。便為滲漏。

  潭州長髭曠禪師

  師曹溪禮祖塔回。參石頭。頭問。甚麼處來。 曰。嶺南來。 頭曰。大庾嶺頭一鋪功德。成就也未。 師曰。成就久矣。祇欠點眼在。 頭曰。莫要點眼麼。 師曰。便請。頭乃垂下一足。師禮拜。 頭曰。汝見箇甚麼道理便禮拜。 師曰。據某甲所見。如紅爐上一點雪。

  天王道悟禪師

  師謁馬祖。祖曰。識取自心本來是佛。不屬漸次。不假修持。體自如如。萬德圓滿。師於言下大悟。 祖囑曰。汝若住持。莫離舊處。 師蒙旨已。便返荊門。去郭不遠。結草為廬。節使來訪。師不為加禮。使怒。擒師擲江中。及歸。見徧衙火發。且聞空中天王神瞋責聲。遂哀悔設拜。煙燄頓息。宛然如初。乃躬往江邊迎師。見師在水。都不濕衣。益自敬重。於府西造天王寺供師。
  龍潭信問。從上相承底事如何。 師曰。不是明汝來處不得。 潭曰。這箇眼目幾人具得。 師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