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另有不病者。則國師話成兩橛矣。不可作此解誣謗)。
  問。星月普印一潭。且道以那箇為主(不可作潭水為主會)。
  問。凡人有六金剛圈。若能跳得出。許汝出三界(不可作六根.六塵.六欲.六道會)。
  問。三千大千可是百千萬億化身否。 答云。是。 問。目前叢叢蘆葦可是百千萬億化身否。 答云。不是。 問云。何得話成兩橛。 笑答云。人情慣務遠而略近(且道意旨如何)。
  問。人身內有一物。具一體五用。身外有一物。具五體一用。且道是什麼物(不可作五蘊六識.五色五音會)。
  問。水火之中。皆具殺人刀.活人劍。且道鋒刃在什麼處。利害在什麼處(不可作焚漂飲食會)。
  問。情世界。器世界。萬有之中有一物是我。自己試定當看(不可作儱侗會去)。
  問。如何是上而又上之人。如何是下而又下之人。且道二人是同是別(不可作尊[(白-日+田)/廾]山上山下會)。
  問。水因何解渴而不能解飢。飯因何解飢而不能解渴。 答云。勤勞思歇。閒極思動。寒則思暖。熱則思凉(且道是何意旨)。
  問。萬有諸法皆歸一空。且道空歸何處(不可作本分解路)。
  問。缾盤釵釧總是一金。且道分也不分也(不可作製造前。溶化後。以道理講說會)。
  問。心手水墨筆紙。且指出是誰成字(不可作和合相看)。
  問。三千大千色空明暗.萬有諸法。總是一箇字。且道是何字(不可作歸於一心一理會)。
  問。不論聖凡賢愚。蝡動含靈。各各身中有一物最高。且道是何物(不可作頂會)。
  御製序

  達摩未到梁土以前。北則什公弟子講譯經文。南則蓮社諸賢精修淨土。迨後直指心傳。輝暎震旦。宗門每以教典為尋文解義。淨土為著相菩提。置而勿論。不知不覺。話成兩橛。朕於肇法師語錄序已詳言宗教之合一矣。至於淨土之旨。又豈有二。這箇如摩尼珠。面面皆圓。如寶絲網。重重交暎。如大圓鏡。萬有虗空不得而出。如大火聚。萬有虗空不得而入。誠乃不無不有。無欠無餘。果能了悟。則終日喫飯不曾嚼著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掛著一條絲。然則終日念佛。豈有為念佛所罣礙哉。如猶不能了悟。則色空明暗.受想行識盡是一場大夢。又何必但許人惡夢。而不許人善夢也。 曹溪十一傳而至永明壽禪師。始以淨土提持後學。而長蘆.北磵諸人亦作淨土章句。及明蓮池大師專以此為家法。倡導於浙之雲棲。其所著雲棲法彙一書。於本分雖非徹底圓通之論。然而已皆正知正見之說。朕欲表是淨土一門。使學人宴坐水月道場。不致歧而視之。誤謗般若。故擇其言之融合貫通者。刊為外集。以示後世。如學人宗旨不明。即將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作無義味語。一念萬年。與之抵對。自然摸著鼻孔。如其已得正悟。則丈六金身是一莖草。三千世界是一微塵。延一剎那頃於萬億年。擴一毫毛端為四大部。寶池金地充塞現前。翠竹黃花無非正受。於此淨土正可隨喜。花開見佛豈不是直指心傳也耶。是為序。
  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望日

  御選雲棲蓮池[示*宏]大師語錄
  淨土問答

  問。念佛之心。無雜無間。即精進度。何故乃云不退墮耶。
  答。將謂精進乃能不退墮。非精進即是不退墮耶。辯此有二。一者亦可即是不退。何以故。雖常言精不雜。進不退。然此二字。總之成就進義。古云精進度懈怠是也。進與退對。故精進即不退。二者此重念佛普攝諸度。不重訓詁精進二字。況既云精進。乃能不退。今念佛之人永不退墮。則念佛即成精進。不必更求精進矣。如所問。乃是精進念佛。非念佛即精進。
  問。世人聞念佛念心。心淨土淨之語。因膠執內心。拂拭令淨。偏空自喜。撥無西方。及語心土一如。則曰我心非石。懷土奚為。蚓實含泥。黃壤豈侔金界。鰲誠戴岳。持地何若摶空。蓋亦喻似丹臺。象比蓮蕚。四十脈絡。以當寶網交羅。一靈內朗。以況彌陀安住。近肺約西。通舌為池。法譬而已。無論實境。則有引風水之凶吉。致子孫之興衰。例依正之互融。示機感之靡忒。此猶未委正因。未窮十妙。更求 明誨。傾此惡見。
  答。心淨土淨。語則誠然。但語有二義。一者約理。謂心即是土。淨心之外無淨土也。二者約事。謂心為土。因其心淨者。其土淨也。若執理而廢事。世謂清閒即是仙。果清閒之外無真仙乎。至如攬身分而言淨土。此則邪見尤甚。苦報彌深。蓋吾佛唯明一心。而謬人恒執四大。是故認肉絡為寶羅。指妄想為真佛。肺屬西而便名金地。舌生津而遂號華池。鄙偽千途。莫可枚舉。豈知革囊不淨。幻質非真。徒費辛勤。終成敗壞。而復迷醉無知。竊附於心淨土淨之說。不但愚夫愚婦惑之。士大夫亦有受其害者。良可歎也。
  問。或謂佛逼眾生。拋離骨肉。棄捨形骸。近別家鄉。遠投外國。魂爽幽幽。入此夢境。夢中獲寶。色色非真。聞之慘然。有何極樂。又云在生亦是夢境。既全是夢。益復可悲。將謂菩薩先醒。却行如夢六波羅密。則實報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