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有石橋。偈畢移頃而逝。
  東林在頌曰。戰罷雄風笑倚樓。虎頭虎尾一齊收。時人不諳風雲色。腦後遭槌孰解羞。
  停龕二七日。上遣中使。降香賜幣。奉全身塟於正續之側。塔曰圓照。

  徑山下第一世(臨濟下十七世)
  徑山範禪師法嗣

  台州天台國清寺斷橋玅倫禪師。姓徐。台之黃巖人。母劉氏夢月而孕。年十八。於永嘉廣慈院落髮。見谷源於瑞巖。聞麻三斤話有疑。一日謁雲居。見山堂偶閱楞伽。至蚊蟲螻蟻無有言說。而能辯事處。頓省。
  師往雪竇參佛鑑。鑑以狗子因何有業識。令師下語。凡三十轉。不契。師曰。可無方便乎。鑑舉真淨頌曰。言有業識在。誰云意不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師竦然良久。忽聞口聲。通身汗下。於是脫然契證。
  徑山進頌曰。漏屋恰逢連夜雨。更多愁霧鎖柴門。忽然雲盡孤輪湧。疊青山插遠層。
  一初元頌曰。頂門一擊汗如油。捉敗當年老趙州自是黃河連底竭。一番驟雨一番愁。
  天巖啟頌曰。用盡機關欲斷窮。板聲一擊頂門通。推開碧落松千尺。放出金烏子夜紅。
  藕菴衍頌曰。三春鶯囀綠蔭叢。渙父從容渭水東。畢竟有貪香餌者。比來喜不浪施功。
  龍門性頌曰。陣雲角曉怒風號。蟻穴珠穿戰愈高。欲遁賊身無處去。一回躍馬便衝霄。
  護國鐸頌曰。錦衣公子醉田家。倚檻披襟看落霞。忽爾風翻荷葉動。池心獨露一枝花。
  石門雲頌曰。相逢把手御街遊。歷亂春光四百州。電尾電頭通一線。黑風翻轉釣魚舟。
  佛鑑付師法偈曰。真理直如絃。何言復何默。我今善付囑。表心本無得。鑑移育王。師皆分座。祇園遷瑞岩。後住淨慈。室中甞學萬法歸一。以驗學者。凡下語不契。即趁出高峰。於此打失眼睛。
  徑山進曰。斷橋老漢。固是婆心。不免教壞人家男女。高峰雖然打失眼睛。要且恩大難酬。金明要問。大眾。如何是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月似彎弓。少雨多風。
  東林在曰。古佛垂慈。血心片片。如慈明置劍。秘魔擎叉。臨濟入門便喝。德山入門便棒。種種施設。要人死盡偷心。不落透路。瑞岩慣設虎穽。牢籠天下。高峰如此打失眼睛。大似平地撞彩。要且不識萬法歸一。
  徑山廣頌曰。侵晨出去晚頭歸。赤脚髼頭滿面灰。無底鍋燒無米飯。臭烟烽勃觜尖吹。
  上堂。德山低頭。夾山點頭。俱胝豎起手指頭。玄沙築破脚指頭。拈拄杖曰。都來不出山僧拄杖頭。何以見得。卓拄杖曰。一葉落天下秋。
  希覺銳曰。德山低頭。刻舟求劍。夾山點頭。剜肉作瘡。俱胝竪起手指頭。栽角呼牛。玄沙築破脚指頭。因誰致得。大眾要會教忠拄杖頭麼。孤月照臨山嶽諍。幾多人□此中休。
  牧公謙頌曰。□奇與百怪。只在一毫端。拈却毫端看霜花六月寒。
  讚夫峻頌曰。幾座畫閣瓊樓。數條花街柳巷。從頭說與遊人。總在長安市上。
  濟北弘頌曰。西風昨夜到梧桐。零落名園思未工。婦婿直教歸未得。幕簾斜對蓼莪紅。
  龍門淵頌曰。細雨斜風一葉舟。渠儂逞俊不知休。一聲牧笛傳幽谷。紅蓼汀前起白鷗。
  上堂。舉雲門示眾。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因緣。頌曰。隱隱烟村聞犬吠。欲尋尋不見人家。忽逢橋斷溪迥處。流出碧桃三四花。
  上堂。舉慈明室中。插劍一口。草鞋一雙。水一盆因緣。頌曰。百花叢裏[韋*登]鞭過。俊逸風流有許多。未第儒生倫眼覷。滿懷無柰舊愁何。
  上堂。荊山有玉。獲得者不在荊山。赤水有珠。拾得者不在赤水。衲僧有無位真人。證得者出入在面門。驀拈拄杖曰。會麼。幽州江口石人蹲。
  上堂。舉達觀頴示眾。七佛是性隷。萬法是心奴。且道。主人翁在甚處。自喝曰。七佛以下出頭。又自諾曰。各自祇候。師曰。喚七佛為性隷。指萬法為心奴。達觀自謂有出身路。及平自喝自諾。又是奴隷邊事。主人翁何曾夢見在。大眾要見麼。以拂子拂一拂曰。曉來一陳春風動。開遍園林百樣花。
  悅堂誾參。師問。臨濟遭黃檗三頓痛棒是否。曰是。師曰。因甚大愚肋下築三拳。曰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師頷之。誾禮拜。
  師一日入堂。見誾危坐屹然。師向耳邊。吹一吹。誾張眸視師欲言。師震聲一喝。誾後謂眾曰。佛法不是小可。昔被淨慈一喝。只得魂飛魄散。
  臨終集眾入室。作書辭諸山及魏國公。公饋藥不受。又遣人問曰。和尚生在天台。因甚死在淨慈。師曰。日出東方夜落西。書偈而化。
  金明旭曰。淨慈恁麼答話。未免俗官看破。
  宜林能別曰。不恁麼答。亦被俗官看破。

  徑山下第二世
  天台倫禪師法嗣

  台州瑞巖方山寶禪師。潭陽葛氏子。隨父宦遊。一日于杭之淨慈飯僧。偶閱六祖壇經。恍如舊習。乃舉黃梅衣鉢因緣。問鞏禪師。既不會佛法。為甚又紹祖位。鞏曰。不但祖師。大有人不會佛法。亦紹祖位。師曰。和尚還紹祖位否。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