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菩萨所作已辨。将去此土问法师云。汝今乐我久住世不。答曰。仁者实不愿也。即入闲室经日不现。弟子咸怪。破户看之。遂见其师蝉蜕而去。天竺诸国并为立庙。种种供养。敬事如佛焉。

  

  罗汉部第三

  

  如智度论云。舍利弗于一切弟子中智慧最为第一。如佛偈说。

  一切众生中  唯除佛世尊

  欲比舍利弗  智慧及多闻

  于十六分中  犹尚不及一

  

  舍利弗智慧多闻。年始八岁诵十八部经。通解一切义。是时摩伽陀国有龙王兄弟。一名姞利。二名阿伽罗。降雨以时国无荒年。人民感之。常以仲春之月大集龙处为设大会。作乐谈义终此一日。自古及今斯集未替。此日常法敷四高座。一为国王。二为太子。三为大臣。四为论士。尔时舍利弗。以八岁之身问众人言。此四高座为谁敷之。众人答言。为国王大子大臣论士。是时舍利弗。观察时人无胜己者。便升论床结跏趺坐。众人疑怪。或谓愚小无知。或谓智量过人。虽复嘉其神异而犹各怀自矜。耻其年小不自与语。皆遣年少传言问之。其答厝旨辞理超绝。时诸论师叹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王大欢喜。即命有司封一聚落。常以给之。王乘象舆振铃告令。宣示一切十六大国无不庆悦(如四分律云。舍利弗具足四辩。一法辩。二义辩。三词辩。四了了辩。若具此辩而外道不伏者。无有是处。又胜思惟论云。菩萨有七种德。皆依乐说辩才。何等为七。一种种乐说辩才。二无滞乐说辩才。三坚固乐说辩才。四了了乐说辩才。五不怯弱乐说辩才。六相应乐说辩才。七任放乐说辩才。此八地菩萨得也)是时吉古师子。名拘律陀。姓大目揵连。是舍利弗友。二人才智德行互同。行则俱游。住则同止。少长交契结要始终。后俱厌世出家学道。作梵志弟子。情求道门久而无征。以问于师。师名讪阇耶。而答之言。自我求道弥历年岁。不知道果。非其人耶。他日师疾。舍利弗在头边立。大目连在足边立。二人惴惴。其师将终乃愍而笑。二人同心俱问笑意。师答之言。世俗无眼为恩爱所侵。我见金地国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求同一处。而此二人行报各异生处殊绝。是时二人笔受师语。欲以验其虚实。后有金地商人远来摩伽陀国。以疏验之果如师语。乃抚然叹曰。我昔非其人耶。为是师隐我耶。二人誓曰若先得甘露。要毕相报(故佛本行经云。是时舍利弗见马宿比丘入城乞食。城内一切人民各共评论说偈云。  巧摄诸根识  进止常寂定  含笑出美言  此必释种子  尔时舍利弗即请云。汝大师德术亦胜汝耶。尔时阿湿波逾跋多。隋云马宿。即说偈报云。

  如芥对须弥  牛迹比大海  蚊虻并金翅  我与彼亦然  假使声闻度彼岸  成就诸地犹弟子  于彼师边不入数  与彼世尊威德别

  于是舍利弗复闻说偈云。

  诸法因缘生  亦从因缘灭  吾师大沙门  常说如是法

  舍利弗闻已。即得见谛得法眼净。舍利弗既得须陀洹果。复向目连亦说是偈。目连闻舍利弗说。亦得须陀洹果。于是舍利弗目连二人。将五百眷属同诣佛所。皆得阿罗汉果。依四分律及余经等。皆云千二百五十人。至于佛所得阿罗汉果)依论问曰。何以名舍利弗。答曰。是母所作字。伽陀国是中有大城。名王舍城。王名频婆娑罗。有婆罗门论师。名摩陀罗。王以其人善能论故。赐封一邑。去城不远。是摩陀罗。遂有居家。妇生一女。眼似舍利鸟眼。即名此女为舍利。次生一男。膝骨粗大名拘絺罗(秦言大膝)既有居家畜养男女。所学经书皆已陈故不复业新。是时南天竺有一婆罗门大论议师。字提舍。于十八种大经皆悉通利。是人入王舍城。头上戴火以铜鍱鍱腹。人问其故。便言我所学经书甚多恐腹破裂。是故鍱之。又问。头上何故戴火。答言。以大暗故。众人言曰。日出照明。何以言暗。答曰。暗有二种。一者日光不照。二者愚痴暗故。今虽有日明而愚痴犹黑。众人言。汝但未见婆罗门摩陀罗论师。汝若见者腹当缩明当暗。是婆罗门径至鼓边打论议鼓。国王闻之。问是何人。众臣答言。南天竺有一婆罗门。名提舍。是大论师欲求论处。故打论鼓。王大欢喜。即集众人而告之曰。有能难者与之论议。摩陀罗闻之自疑。我以陈故不复业新。不知我今能与论不。俯仰而来。于道中见二特牛方相抵触。心中作想。此牛是我彼牛是彼。以此为占知谁得胜。此牛不如。便大愁忧。而自念言。如此相者我将不如。欲入众时。见有母人挟一瓶水正在其前。躄地破瓶。复作是念。是亦不吉。甚大不乐。既入众中见彼论师。颜貌意色胜相具足。自知不如。事不获已。与共论议。论议既交便堕负处。王大欢喜。大智明人远入我国。复欲为之封一聚落。诸臣议言。一聪明人来便封一邑。功臣不赏但宠语论。恐非安国全家之道。今摩陀罗论议不如。应夺其封以与胜者。若更有胜人复以与之。王用其言。即夺与后人。是时摩陀罗语提舍言。汝是聪明人我以女妻汝。男儿相累。今欲远出他国以求本志。提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