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修经道制己履真。如何无心更染俗因。经道已薄行无毛分。言非可贵德非可珍。师友致累恚恨日殷。如是出家损法辱身。思之念之好自将身。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姓李。平乡人也。戒德清高守禁无亏。尝宿他寺意欲闻戒。至于十五日说戒之夜。众议共停说戒乃为法集。有僧升座将欲竖义。叙云。坚论法相深会圣言。布萨常闻击难为胜。忽见一神形高丈余貌甚雄峻。壅耸惊人来到座前。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曳之下座委顿垂死。次问上座。问答同前。拓还将死倰害二三上座已。神还掉臂而出。当时道俗共睹非一。范师既见斯异。乃自勤力兼策大众。至于一生无敢说欲。纵有病重不堪胜舆。请僧就病人所恭敬说戒。阖境僧尼承斯惩诫。至布萨日亦不亏法(右四诫出梁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八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九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  忠孝篇第四十九

  不孝篇第五十

  

  

  忠孝篇(此有五部)

  述意部

  引证部

  太子部

  睒子部  业因部

  

  

  述意部第一

  

  窃闻。孝诚忠敬。高迈董之贤。反慢尊亲。罪过王寄之逆。是以木非亲母。供则响溢千龄。凡非圣僧。敬则光逾万代。理应倾心顶戴。获福无边。何得起慢高心反生轻侮也。所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终身尽孝。寔建国之美。故念子路见于孔丘曰。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犹愿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复得。每感斯言。虽存若亡。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深河海。孝若涓尘。永慕长号。痛贯心首。俗称乳哺生我肉身。一世之恩尚复难报。况复如来大悲普洽等同一子。拔除三涂得离四生长。辞八苦永御三乘。静思恩重。岂同凡俗内心崩溃如焚如灼。情切于理痛甚刀割。历劫瞻敬长荐珍羞。亦未能报须臾之恩。故涅槃经云。佛有一味大慈悲。愍念众生如一子。众生不知佛能救。毁谤如来及法僧。

  

  引证部第二

  

  如末罗王经云。人问世尊。何等为父母力。佛言。谓受父母身体。乳哺育养之恩。或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是为父母力。

  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一供养父母。二供养一生补处菩萨。施此二人获大功德受大果报。若复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榻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当知父母恩重。施育之时将护不失时节。供养孝顺。

  又地狱经云。为人弟子说师僧过者。设师有实命终必入地狱啖其舌根。若得好食美果等。不与父母师僧先自食啖。堕饿鬼中。后生为人贫穷。若人含毒向师长入铁杙地狱。后生毒蛇中。若恶心学父母师长语入融铜地狱。后生为人謇吃。

  又萨婆多论云。宁破塔坏像不说他粗罪。若说则破法身。不问前比丘有罪无罪。皆不得说。

  又敬师经云。一日三时应参师进止。若参师来不见时。应持土块草木以为记验。天时若热日别三时以扇扇师。若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尚边。不生敬心道说长短。于将来世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拒扑。当经是中。堕彼处已一身四头身体俱燋。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钩嘴。常啖舌根。若从他闻一四句偈。于各千千劫取彼和尚阿阇梨等。荷担肩上。或时背负顶戴。亦未能报也。

  又毗昙论云。若病人及与说法师近佛诸菩萨施者得大果报。

  又六度集经云。昔者菩萨身为鹤鸟。生子有三。时国大旱无以食之。自裂腋下肉以济其命。三子疑曰。斯肉气味与母身气相似无异。得无吾母以身肉饲吾等乎。三子怆然有悲猛之情。又曰。宁殒吾命不损母体也。于是闭口不食。母睹不食而更索焉。天神叹曰。母慈慧难喻。子孝希有也。诸天祐之。愿即从心。佛告诸比丘。鹤母者吾身是也。三子者舍利弗目连阿难是也。菩萨慈慧度无极行布施如是。

  又四十二章经云。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人。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人。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一亿人。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人。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人。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教亲千亿人。不如饭一佛举愿求佛。举愿求佛欲济众生也。饭善人福最大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