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所及。靡不蒙益。况在法亲有缘者乎。顷大义回家山。闻公尚驻锡中条。必得瞻礼光相。小刻数种。奉尘慧目。略见万里怀人之意。傥蒙解脱。尚期把臂于孤峰月下。一笑长空。洗此半生尘困耳。

  与隐庵上人

  吾佛以生死。喻海喻河。是则我居海滨。公居河畔。然海水无涯。河流迅驶。我已观海十年于此。未知公观河几时也。每念令师逝而不返。令人悲怆不已。心丧三年。又不知还念令师如区区否。欲公念令师。非欲公效俗情也。乃欲公念生死如河耳。仲尼有言。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公将何凭截流而过。其为我言之。以慰悬悬也。兹因便致名香三种。愿以此熏足下信根耳。此香一熏。足下即汗流沾背。是足以供十方诸佛矣。海印以此望足下。足下何以报我耶。

  与静修上人

  承惠乃祖翁笠子。精妙绝伦。鄙人时时戴之如天。虽居丈室。亦常目在之也。公戴乃祖物如鄙人乎。吾曹去佛三千年。即今日心存目注。如觌面金容。若存想不真。依教不笃。则非佛弟子。公能三十年。存想乃祖。若我辈所以想世尊乎。鄙人见佛易。见公等难。不是我身不能到人世。即是公心不肯如海。印以身心相离。故难之耳。人生浮脆。流光迅速。公能挥戈驻白日。可许不惧无常虚死也。悠悠笑谈。作何究竟。惟深省之。

  寄松谷师

  圣人不出世。万古如长夜。此语流布虽久。证验者希。往不肖养疴穷谷。每见毫光东照。莫不皆从吾师眉间而发。故使十方寻光而至者。皆有所归依。即散花供养者。尽成佛事。然法门有此瑞相。十方诸佛。岂不共生欢喜赞叹。今春不肖坐恶劫中。众苦音声。痛彻心府。又闻吾师疲于津梁。掉臂而去。此之痛处着锥也。私谓吾佛居舍卫国。而城东老母不愿见之。后之具正令者。谓此婆子有大人相。今观五浊恶世。诸苦土中。着一明眼人不得。不肖亦谓此土众生。亦皆有大人相也。言及至此。吾师以为何如。不肖业缘深重。比又牵之。入此闹蓝。无奈狭劣之习不忘。大菩提心未发。然目前不见吾师。而他方贫子。堆集于长者之门。无恃怙者。正如众星中无明月耳。故十方暗冥。岂独佛祖无光。实使觉场冷澹如此。大地凝寒。岂不冻杀法身耶。令人悲酸不已。岂直长夜之叹而已哉。此心无地可寄。但于吾师水月光中。合掌作一赞叹耳。遥观明月山前。光明石上。对主山神众说自证法门。使闻之者聋。见之者盲。此吾师自性法乐。定以此消磨日月。破孤内耳。

  与静堂师

  十年刚一见复交一臂而失之。然此心月凄凄。宁不挂于阶前长松之下。忆吾师每率诸弟子。逍遥食息乎其间。岂不为音咏之资。禅定之病耶。大师无缝塔想呈样矣。行实当谁为之。成时幸以见寄。别后有作。惟愿书纸百尺。顿令入我海印之光。作幻人之伴也。

  与万安上人

  惟公为法门枢机。荷负甚重。乃乘夙愿力。实非浅鲜。一自清凉别后。朽夫虽妄生于人世。亦未常忘情于公。所忧非在公身。而在公身所系耳。非虚语也。昨以大事因缘。入舍卫一见公。喜不自胜。此心释然冰解。始知龙象游行。固不可以蹊径量。浣慰何言。周旋月余。察公眉睫间烟霞之气。栩栩然有尘垢秕糠浊世之意。语默炳炳乎三昧。此乃公宿植灵根。般若内熏之所发。所欠外缘。助显向上第一义耳。良可悲悼。盖吾人所赋。独灵于万物者。岂止口体安饱而已哉。真大有富贵。于富贵求之在我。而不假于人者存焉。即所喻如摩尼宝珠者。是以吾佛世尊。蚤见于此。故不恋安富贵尊荣尔。乃甘心寒岩。以六年苦行。博广大之受用。所以一睹明星。即如在掌握。吾人固有而不见。故甘心驰逐。以一息之危生。博无量之苦恼。所以才遇爱缘。即弃如涕唾。至若较其轻重。不啻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者比也。公自视何如哉。愿公自重而保持之。万勿自轻自弃。沉酣酖湎。为亲友所惜也。朽夫自顾。樗朽不材。无敢旁景人世。念与公见面之难。且感高谊。留意于朽夫者。独厚且重。故敢以言为报耳。流光难系。日月欺人。但愿努力寸阴。自重自爱。

  与梅翁本师

  弟子某。自省罪原。不通忏悔。以自受身于父母。受恩于 君。受教于师。受知于朋友。受法于知识。受食于檀越。惟此恩德。殒身以报。未足以酬万一。拔毛以数其罪。不能计其少分也。即今投荒万里。犹在盖载之间。而四事安居。上赖 圣主。下资檀越。不致饥窘流离者。皆仗如来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也。名虽罪乡。均沾造育。此人间华报。犹尚可逃。恐地狱真因。又何以免。此某日夜所腐心者也。别师以来。忽忽四年。虽坐戈戟场中。未常一念忘其本事。向于楞伽一卷。句不能读。幸藉此地。足可究心。初至戍所。坐尸陀林。即安心观照。随以所得。笔而记之。不觉终轴。今夏为众敷宣一周。其闻者亦无多舛。自信颇不妄谈。即不敢以着书见志。聊足为忏悔之资。且见某于造次颠沛。亦不敢忘佛事。敬持一部。上供师前。以酬训诲之恩。愿藏之房中。以为子孙之宝。且为异日之话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