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三寶。依圓覺懺儀。皆先請。次供養耳。然儀文請盧舍那者。以壇場中張其形像。疏中亦云。灌頂部者。彼有五部。此當其一。毗盧為主矣)。
  一心奉請。南無大道場經。灌頂部主。理智圓融盧舍那佛(三請一禮。下皆倣此)。  一心奉請。南無頂光宣呪釋迦文佛。同示六根輪迴解脫微塵諸佛。  一心奉請。南無當來下世彌勒尊佛。東方阿閦。西方無量壽。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奉請。南無佛頂光聚。無上寶印。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及十方一切真淨法寶。  一心奉請。南無密持神呪文殊師利菩薩。入真三昧觀世音菩薩。同說圓通二十四聖。權實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常隨心呪金剛藏王菩薩。將求密義恒沙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奉請。南無發揮妙教阿難尊者。啟明性相滿慈尊者。盡楞嚴會中。一切聲聞緣覺賢聖僧。  一心奉請。南無至誠發願。保衛行人。梵釋四王。天龍八部。日月天子。諸宮星曜。風雨神等。及此境內主執鬼神。此所住處。護道場神。守正法者。一切賢聖。
  (此一位。但三請。不應作禮。俗眾無妨)。

  供養觀門第三

  (準經。以鉢盛水。安諸華葉。與大三昧海經。以手擎獻草木之華。其文大同。近人修懺。多獻綵華者。葢值霜雪時耳。餘時依經求之。奉獻三寶。應當攝心仰想。諸佛三乘聖眾不違我請。於其自住三摩地中。不起三昧。慈悲應感。赴我機緣。畟塞壇場。徧虛空界。知見我等觀想供養。聲德者。秉鑪唱云)。
  是諸眾等。各各互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至此停唱。以手擎華。應擬想默念云。諸佛淨法身。功德無有量。不住亦不壞。湛然而常安。我所執香華。皆從草木生。奉獻於諸佛。持此想供養。發身諸毛孔。令一一毛孔。出無數香華。願供一切佛。化成香華臺。諸佛既受之。於十方世界。施為作佛事。還復成金臺。住於我等前。想念已散華。復執手鑪。口發誠言云)。願此香華。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聲聞緣覺眾。唯願諸如來。鏡交光影處。受此香華雲。以為光明臺。廣於無邊界。無量作佛事(上多依觀佛三昧海經意。但添本經兩句。以備壇儀。兼發次文。又前注中偈辭。一十八句。亦是彼經長行。今但撮略大旨為偈。欲使行人。默念仰想無遺耳。若自修。除是諸眾等八字。餘例此知。無量下一句。眾皆接和。供養下七字。聲德者自唱)供養已一切恭敬(起禮一拜)。

  稱讚如來第四

  (既供養已。次整威儀。曲窮。同讚諸佛微妙功德。亦須觀想明白。方得能讚所讚。如鏡形影。重重相涉)。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護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土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讚已。當述修懺之意。如別有所禱。當以實語。於此陳之)。

  禮敬三寶第五

  (既讚歎竟。應當一心。憶念諸佛真身。應物現形。如對目前。受我禮拜。又復應知。身心空寂。無有禮相。隨緣影現。一一佛前。悉有此身。頭面敬禮。準勒那三藏說。七種禮。清凉加三為十。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二唱和禮。高聲喧雜。辭句渾亂。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徧。禮不可禮。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實相禮。若內若外同一實。相八大悲禮。隨一一禮。普代眾生。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若據經文。至誠頂禮。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以疏義通之。即正辨第五第十。實通後八)。
  一心頂禮。大道場經。灌頂部主。理智圓融盧舍那佛。  一心頂禮。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宣說神呪釋迦文佛。  一心頂禮。同音宣示。解脫輪迴。皆由六根。微塵諸佛。  一心頂禮。寄位四天。分形八相。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一心頂禮。東方阿閦。西方無量壽。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佛頂光聚。無上寶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  一心頂禮。如來開示。修證了義。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及十方一切。真淨法寶。  一心頂禮。密持神呪。兼詢真見。揀選圓通。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從聞思修。入真三昧。妙契群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同說圓通。滅塵合覺。旋根歸性。一切聖眾。  一心頂禮。皆述修證。湛識循源。復大同本。一切聖眾。  一心頂禮。常隨心呪。金剛藏王菩薩。將求密義。恒沙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楞嚴會上。示迹迷真。發揮妙教。阿難尊者。  一心頂禮。啟明性相。滿慈尊者。盡楞嚴經中。善超諸有無學聲聞。并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