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結懺(皆悉)

三紊法(三)
  初列相(或眠)  二結罪(如是)  三陳懺(皆悉)

四蔑僧(三)
  初列相(又復)  二結罪(如是)  三結懺(皆悉)

五攪眾(三)
  初列相(或裸)  二結罪(凡如)  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四)
  初供養(願生)  二勸請(若有)  三修行(于眾)  四結懺(如上)
○五諸惡(五)
  初承前起後(今當)二總舉誡勸(二)
  初引經誡罪(如經)  二如法勸誡(是故)

三列相分懺(八)
初邪倒(二)
  初列相(無始)  二陳懺(如是)

二傲慢(二)
  初列相(又復)  二陳懺(如是)

三穢濁(二)
  初列相(或嗜)  二陳懺(如是)

四暴戾(二)
  初列相(或貢)  二陳懺(如是)

五貪誑(二)
  初列相(或臨)  二陳懺(如是)

六殘忍(二)
  初列相(或捶)  二陳懺(如是)

七放逸(四)
  初列相(或放)  二結罪(致使)  三示報(墮大)  四陳懺(是故)

  八結懺(向十)

四躡前結懺(二)
  初總舉(向來)  二陳懺(今日)

五發願總懺(三)
  初世界法(願承)  二出世法(遠離)  三結懺(發願)
○三報障(二)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二)
初總明(九)
  初引經示勸(經中)  二指事作證(何以)  三舉報警迷(但凡)  四人命無常(眾等)  五世事虗假(但五)  六天福有盡(天上)  七取譬世事(如今)  八勸離罪報(眾等)  九結懺令除(是故)

二分列(三)
初地獄(二)
初列相分懺(二)
初正獄(四)
  初總標(某等)  二略說(如經)  三結報(如是)  四陳懺(今日)

二餘獄(四)
  初列懺(次復)  二示苦(此中)  三憶苦(南無)  四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三)
  初離苦(願承)  二得樂(等受)  三結懺(懺悔)
二惡道(三)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列相分懺(四)
初人道(三)
  初列相(經中)  二結報(致使)  三陳懺(是故)

二畜生(三)
  初列報(次復)  二結報(如是)  三陳懺(今日)

三餓鬼(三)
  初列報(次復)  二結報(如是)  三陳懺(今日)

四鬼神(三)
  初列報(次復)  二結報(如是)  三陳懺(今日)
三發願總懺(二)
初解脫(二)
  初分釋(願承)  二總明(願從)

  二示現(惟除)
三人天(二)
  初承前起後(已懺)二列相分懺(二)
初略懺過現(三)
  初促命(相與)  二原因(如此)  三陳懺(是故)

二廣懺現未(三)
  初列報(無始)  二結報(如是)  三陳懺(某等)
○二迴相門(三)
  初承前起後(前已)二正名迴相(三)
  初總舉前文(某等)二普及眾生(二)
初現生得益(二)
  初感樂果(現生)  二植善因(正信)

二當來得益(六)
  初近佛(捨此)  二遠魔(願得)  三感勝(又願)  四尚善(又願)  五值聖(又願)  六二利(又願)
  三上同諸聖(如諸)

三統結迴相(三)
  初反明四法有盡(虛空)  二正明修行無盡(我此)  三總結歸敬三寶(發願)
  水懺總科(終)

  

  水懺科註卷上

    龍住釋 成簡西宗 集註
  讚文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啟運者。啟懺時。便要一心運想。道場者。修道之場也。此慈悲道場懺法。方能利益眾生。葢建此慈悲道場。以有慈悲懺法故○又道場二字。有事有理。事則於阿蘭若。以香華燈燭等事。而施設莊嚴等處者是也。理則虔懇至誠清淨心中者是也。懺者。梵語懺摩。此云悔過。懺謂止斷未來非。悔謂已恥心於往犯。故云已作之罪。願乞消除。未起之惡。更不敢造。故名懺也。法者。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亦總不出自利利他之道。謂之法也。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一純潔精專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