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二恐怖(三)
  初牒(第二)  二釋(此是)  三結(如此)

三厭離(三)
  初牒(第三)  二釋(相與)  三結(生死)

四發心(三)
  初牒(第四)  二釋(經言)  三結(欲得)

五平等(三)
  初牒(第五)  二釋(於一)  三結(以分)

六報恩(三)
  初牒(第六)  二釋(如來)  三結(我等)

七性空(三)
  初牒(第七)  二釋(罪無)  三結(故知)
四結上勸誡(二)
  初勸如法之得(生如)二誡不如法之失(三)
  初反明誡怠(若復)  二引喻誡迷(且復)  三引經誡覆(經中)
二追前略釋三障(二)
  初由藉(所言)  二結懺(是故)

三分章廣釋三障(三)
初煩惱障(六)
初推煩惱根本(四)
  初標障所起(第一)  二因申三毒(意業)  三果感五趣(是故)  四結令懺悔(是故)

二出煩惱過患(二)
  初諸聖所呵(夫此)  二結令懺悔(是故)

三明煩惱造罪(二)
初列數分懺(六)
初三數(四)
  初明時處(某等)  二列相(或因)  三結罪(如是)  四陳懺(今日)

二四數(四)
  初明時(又復)  三結罪(如是)  二列相(或因)  四陳懺(今日)

三五數(四)
  初明時(又復)  二列相(或因)  三結罪(如是)  四陳懺(今日)

四六數(四)
  初明時(又復)  二列相(或因)  三結罪(如是)  四陳懺(今日)

五七數(四)
  初明時(又復)  二列相(或因)  三結罪(如是)  四陳懺(今日)

六總數(四)
  初明時(又復)  二列相(或因)  三結罪(惱亂)  四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願某)  二禮佛結願(發願)
四示煩惱懺悔(四)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立懺之意(五)
  初牒名(夫論)  二釋義(本是)  三出過(人之)  四誡覆(但智)  五獲益(若能)

三行懺之法(二)
  初策三業(若欲)二發二心(三)
  初標舉(生二)  二念無常(一者)三念正法(二)
  初不修善(二者)二復造惡(五)
  初諸聖難瞞(而今)  二怨證莫解(夫論)  三業無可隱(如經)  四報無人代(於是)  五策勵及時(我等)
  四結令懺悔(是故)

  五列煩惱名目○  六廣煩惱行障○

  二業障○  三報障○
  二迴向門○

○五列煩惱名目(二)
初列數分懺(二)
  初原因(某等)二列數(五)
初懺十使(二)
  初列相(或躭)  二陳懺(今日)

  二懺十三隨(又復)  三懺三乘(於苦)  四結罪(無量)  五陳懺(今日)
二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二)
  初離過(某等)  二成德(修八)

  二禮佛結願(懺悔已竟)
○六廣煩惱行障(五)
  初承前起後(禮諸)二策修觀行(三)
  初及時勉進(某等)  二徵名標觀(何等)三疊名別釋(四)
初觀因緣(三)
  初牒名(第一)  二釋義(知我)  三結觀(以是)

二觀果報(三)
  初疊名(第二)  二釋義(所有)  三結觀(此亦)

三觀自身(三)
  初疊名(第三)  二釋義(雖有)  三結觀(我今)

四觀如來(三)
  初疊名(第四)  二釋義(無為)  三結觀(雖復)

  三總念懺悔(生如)四沓陳名數(三)
  初原因(某等)二列障(六)
  初三寶(起障)  二三世(起障)三人天(二)
  初三界(障受)  二六結(障不)

四二乘(六)
  初七方便(障安)  二心慧(慈悲)  三三觀(空平)  四道品(助道)  五禪定(八解)  六智定(于十)

五菩薩(七)
  初說通(三三)  二六度(六度)  三四攝(四攝)  四四弘(大乘)  五明行(十明)  六向願(十迴)  七十地(初地)

  六佛果(障佛)
三懺(如是)
五發願總懺(二)
  初承前申願(二)初成德(四)
  初成勝報(願藉)  二廣修行(以如)  三得定慧(於諸)  四善說法(樂說)

二斷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