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渡渡人。彼此共濟。經云。若有比丘。愛敬無上菩提心者。當作是觀。是知菩提心。為龍華之要道也。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昔為凡夫。由發心故。所得道疾。能發心者。則慈通覺海。悲等含生。曼殊普賢。心精淴合。不起本座。垂形萬象。四引誓願者。第一依苦諦發誓言。眾生無邊願度。此未度者。令度也。第二依集諦發誓言。煩惱無盡願斷。此未解者。令解也。是二大願王。名曰下化。第三依道諦發誓言。法門無量願學。此未安者。令安也。第四依滅諦發誓言。佛道無上願成。此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也。是二大願王。名曰上求。以上求故。折我高心。則無得少為足之嫌。如善財童子是矣。以下化故。袪我慢心。則無獨善之陋。如常不輕菩薩是矣。仰之。則無法不聞。俯之。則無善不克。以之入三途。無非淨域。推之化十類。總曰親姻。火宅原自清涼。結使非今解脫。仗此娑婆竿木。暢我法曲梨園。或厭苦而翱翔。吾知必無用武之地。故此四誓。乃諸佛降伏魔軍之勇將。破生死怨敵之前鋒。爍五陰昏衢之明燈。具萬善功德之如意。是故行者。當於未入懺前。七日方便。晝夜六時。對釋迦像前。然臂。然指。燒眾名香。胡跪合掌。五體投地。內懷喜悅。發殷重心。目盻金容。意澄不散(首者執香罏眾同聲白云)
  南無釋迦牟尼世尊。無上正徧知覺。文殊。普賢。諸法王子。法身常住。佛眼普觀。憐愍有情。現為我證。我依大乘。甚深海藏。普為一切。發菩提心。求生內院。得見龍華。聞正法輪。親承道記。願垂加被令我成就(白已五體投地復胡跪。首者一人先唱眾和)。
  無邊眾生誓願度  無盡煩惱誓願斷  無量法門誓願學  無上佛道誓願成
  (或三唱。或七唱。多寡隨意。宣四願畢。齊云)。
  發願已。歸命禮三寶(叩首起作三歸)若行者。心欲廣發眾願。如法藏藥師等者。當依諸大乘經論。如梵網經之類。自製成文。或於怡山。中峰。王山谷。諸願。略加損益。備通己志。亦可。但不可廢前四誓。前四願。為諸願之根本故也。諸佛菩薩。種種大願。不過敷演前四而已。行者既發心已。諸佛護念。堪入道場。必使此菩提心。念念無間。心心不忘。即此凡軀。打成千佛大弘願海也。

  得遇龍華脩證懺儀卷之一
  得遇龍華脩證懺儀卷第二

    天台山慈雲寺傳教觀沙門 如惺 撰

  ○第五明結壇儀

  此中境觀。與諸三昧有所不同。故其壇儀不得不異。既依法華為龍華之本。須結二壇。一為普賢道場。一為彌勒道場。普賢道場。令脩法華懺。彌勒道場。惟發願求生內院。若寺宇精舍迫窄。一壇亦足。但於彌勒像前。別敷一座。安供法華經。一須清淨莊嚴。其彌勒道場所事。或補處像。頭戴天冠。身著瓔珞。如天王相。依上生經說。或設當來佛像。如越之新昌石城石佛。即慈氏像也。其餘壇法。一依法華三昧儀。及修懺要旨。(云云)
  (法華懺儀云。當於閒靜之處。嚴治一室。以為道場。別安自坐之處。令與道場有隔。於道場中。敷好高座。安置法華經一部。亦不必須安形像。舍利。并餘經典。安施旛蓋。種種供養具。於入道場日。清晨之時。當淨掃地。香湯灌灑。香泥塗地。然種種諸香油。散種種華。及諸末香。燒眾名香。供養三寶。備於己力所辦。傾心盡意。極令嚴淨云云。初入道場。當以香湯沐浴。著淨潔衣。若大衣及諸新染衣。若無。當取己衣勝者。以為入道場衣。於後若出道場。至不淨處。當脫去淨衣。著故衣。所為事竟。當更洗浴。著本淨衣。入道場行事也)。
  壇儀既設。六時行道。當想此道場。即是毗盧遮那莊嚴樓閣。亦即五百億天子。與牢度跋提宮神。願力所造兜率陀天宮。及善法堂。等無有異。十方諸佛。彌勒化身。八部鬼神。充滿其內。一一佛前皆有我身。脩諸佛事。我此色身。即大法聚。此道場量。等於虗空。一切莊嚴。難思難盡。縱出他事。常令此想念念現前。
  又復諸經三昧雖曰萬異千殊。約之不出四種而已。一常行。二常坐。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常行三昧者。出般舟經。亦云佛立三昧。九十日為期。常坐三昧。出文殊問般若經。亦云一行三昧。亦九十日為期。半行半坐三昧。即方等法華等經。或七日。或十日。或三七日為期。而無定限。非行非坐三昧。即請觀音等經。亦云隨自意三昧。凡不專於行坐者。並屬此攝。今此懺法。即第三半行半坐三昧攝也。依彌勒上生經。當七日為期。經言一日乃至七日(云云)。若依法華。當三七日為期。經言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然所立之期限。雖延促有所不齊。亦乃隨行人心量優劣之何如耳。或如思大禪師六年常坐。或有一生脩常不輕行。及四安樂行等。此以促為延也。或如智者大師。初入普賢道場。便見靈山儼然未散。又如慈雲尊者。脩般舟三昧。期限未終。即能悟入。此以延為促也。
  又遠則如十方調御。僉以三祗百劫為期。近則古人或以悟。或以畢命為期者。貴在破障顯理。一息能越三祗。苟或滯相迷宗。沙劫猶稱錯亂。斟酌脩之。無泥俗軌。

  ○第六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