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盡覺滿有何虧  遠離幻時能離泯  火生不盡即灰飛  幻即知空空即覺  不存漸次故除之

  普眼章
  初二空觀

  (推窮四大無我。五蘊全體空無。以破二執。執亡理現。名二空觀成)。
  已決悟脩疑難竟  修時行相理應宣  普眼應機從座起  請問漸次自他禪  佛說眾生求覺者  應當正念離諸緣  動靜常觀此四大  火風地水有何堅  即知幻化身心滅  非幻元來性寂然  如鏡磨塵明即現  二空觀行此時圓

  後法界觀

  (泯於垢淨。凡聖影像亦滅。本真正圓現。與一切法融通無礙。名法界觀)。
  幻垢身心永滅時  十方清淨似摩尼  說者對除滅影像  遍虗空界顯圓知  覺圓明故心清淨  世間出世總如斯  八萬四千清淨故  等皆不動徧無遺  徧滿互相無壞雜  千光一室豈乖違  不厭不□皆是覺  眾生本佛更何疑

  金剛截章

  (徵釋迷悟始終。通決眾生即佛之違妨也)。
  眾生即佛理深微  中下根人尚有疑  剛藏欲令決定信  三重難佛說相違  善逝應機開妙覺  凡聖執妄翳靈知  都緣念起令心動  直為舟行使岸移  翳差華亡非起滅  鑛銷金現在磨冶  灰身小智猶難證  螢火凡情豈可思

  彌勒章

  (深究輪迴根本。是於貪愛。貪愛若存。設五種性脩行。亦不成佛)。
  逸多問斷輪迴本  佛言貪愛是根本  由於欲境生違順  從此初開造業門  善惡業成苦樂報  至於禪界受猶存  愛激無明生五性  五性須依二障論  應除憎愛勤求覺  大悲入世化機緣  二利修行諸障盡  便登法藏證真圓

  清淨慧章

  (略分修證之位。明十信三賢十地佛地。難隨順覺徃。隨順之意。淺深不同)。
  脩證二門前已悟  今徵凡聖證何求  佛欲隨緣分地位  先譚脩證性元無  由依滅幻論差別  幻智盡時無異途  起滅已彰法界淨  此之順覺是凡夫  覺前淨礙當賢位  常覺不住證真如  障礙即覺名為佛  又聞寂念等圓珠

  威德章

  三觀門
  上品用心前已說  中根方便次應論  進脩圓覺開三觀  趣入都城有四門  取靜澄神覺識動  慧生塵滅鏡無昏  觀緣起幻而除幻  內發悲心妙行圓  不取二門超靜幻  靈心絕時了然存  互脩三法名隨覺  圓證三般等世尊

  辨音章

  二十五輪
  三種觀門希有法  單雙前後幾般脩  佛即開為二十五  初三單入後圓收  中開交絡三皆七  每七皆將一作頭  三七既成二十一  自然二十五輪周  脩此輪時時梵行  三七懺悔志心求  標記輪名隨手結  依結開者莫自由

  淨業章

  除四相
  清淨覺心何染污  令他迷悶鎮乖違  本起無時為主宰  息心動念總成疑  眾生證者名為我  去我名人人亦非  我人不及□生相  如命潛流依業思  遊戲諸根亻藏識  故使勤脩無出期

  普覺章

  求正師離四病
  末世邪興賢聖隱  依何法行稟何人  除病發心皆願說  令他得免入邪津  當求正見心無住  不著二乘及世塵  盡命應當勤供養  近無憍慢遠無瞋  造作任情或止息  至於斷滅總非真  離此四般度一切  皆令入覺免沉淪

  圓覺章

  道場如行
  一切欲脩圓覺者  隨時悲智已宣揚  若無化利因緣事  即立已期建道場  安置淨居幡像等  目覩心想入真常  初三七日求哀懺  過此收心心境忘  過夏安居開別法  身局心通盡十方  別徧互脩三種觀  觀成即等法中王

  賢善首章
  一 名字功能及宗旨

  (自有四般)。
  流通分裏一名字  五般德用實希有  萬億恒河諸佛說  三世如來自護持  十二部經清淨眼  十方菩薩所依師  唯顯如來迷境界  唯佛如來能盡知  末世修行歸佛地  頓機開悟入無為  亦攝漸脩一切品  蚊蝱飲海悉容之

  二 受持福德

  功能不減白牛車  世上空知有法華  宣說此經准半偈  已過羅漢百恒沙  施寶三千福有限  聞經一句德無涯  若人信此心無惑  已事多尊種善牙

  三 合守護

  佛於末世苦憂深  長恐初機力不任  勅眾汝當勤守護  莫令魔外惱身心

  四 稟命加衛

  會中八萬執金剛  兼諸二十八天王  大梵釋提護國眾  吉恭十萬悉難當  皆從座起陳心願  末世常能護道場  當使行人無退屈  不令脩者乏資糧  我等領徒晨夕衛  所居旬內離災殃  佛說經終大眾喜  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