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金園集
 宋 遵式述 慧觀重編
  

  金園集卷上

    天竺寺懺主慈雲大師勑諡法寶大法師述
    住持傳天台教觀五世法孫慈明大師(慧觀)重編
  授菩薩戒儀式十科  授五戒法  示人念佛方法并悔願文  修盂蘭盆方法九門

  授菩薩戒儀式十科

  第一開導信心  第二請三寶諸天加護  第三歸依三寶  第四請五聖師  第五下座佛前乞戒  第六發四弘誓願  第七開遮問難  第八三番羯磨  第九請佛證明  第十示持犯戒相

  第一開導信心

  原夫大乘菩薩戒者菩薩道之根本正覺果之因基故梵網經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眾菩薩由是成正覺華嚴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涅槃經云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受其戒法當知若不受戒無成佛之期智度論云如無足欲行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薩遮尼乾子經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疼癩野干之身況功德之身又月燈三昧經云雖有色族及多聞若無淨戒猶禽獸雖處卑下少聞見能持淨戒名勝士又瓔珞經云若一切眾生不受菩薩戒者不名為人畜生無異故知戒德殊勝不可思議為五乘之軌範作三寶之梯航大惡病之良藥大怖畏之守護惡道暗處戒為明燈生死海中戒為船筏諸佛子欲求此戒須發信心華嚴經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當知信心為萬善之本今所發信心者須信現前一念即大乘菩薩戒體故瓔珞經云一切凡聖戒皆以心為本心無盡故戒亦無盡然戒有多種五戒八關齋戒名近住解脫戒若受此戒但近代天之報小乘二百五十戒名別別解脫戒若受此戒每恃一條各得解脫雖出離生死愛河但趣阿羅漢小果不能明常住佛性廣化眾生若受菩薩三聚淨戒報圓佛果相好無邊三達五眼十力四無所畏一切功德無不具足故受茲戒法即於凡夫此身一念之中訖至成佛具八種殊勝現世獲五種利益云何為五一者得諸佛諸大菩薩心心護念時時記持二者得煩惱斷除佛心明朗智慧辨才漸漸增長三者得現在人見心生歡喜一切善心倍加恭敬四者得備萬行猶如妙華莊嚴凡夫位齊古佛五者臨命終時心無悔惱神識安然捨此報身直生佛淨土八種殊勝者第一趣道殊勝者譬如大鵬一舉翅高飛能至十萬九千里喻此菩薩趣道徑疾故法華經云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又華嚴經云以少方便而得菩提當知但了一心名少方便更無所至當體湛然第二發心殊勝者諦了初心當念成佛因果同時譬如好堅處地內煩惱[穀-禾+卵]中能發此心已超二乘果位故云小乘之極不如大乘之初第三福田殊勝者假使供養滿閻浮提阿羅漢不如供養一鵬何以故此鳥先曾受菩薩戒故第四功德殊勝者受菩薩戒者喻如日光受小乘戒者喻如螢火第五受罪輕微者諸弟子莫疑受戒堅持不得不敢受戒經云受戒之後設若破戒猶勝外道不受戒者外道邪見永沉惡道無有出期破戒之人戒威力故設墮惡道受罪輕微若墮地獄作地獄中王若墮畜生作畜生中王若墮神鬼作神鬼中王若在人間作人中王若生天上作天中王生生之處不失王位經云有犯名菩薩有戒可破故無犯名外道無戒可破故第六處胎殊勝者菩薩處胎之時常為天龍八部諸善神王之所守護不令敗壞第七神通殊勝者菩薩於一切處而得解脫小乘之人止得三明六道具八解脫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第八果報殊勝者生蓮華藏海受法性身湛然常住無生無滅以念念趣薩婆若海成無上菩提。

  第二請三寶諸天加護

  諸佛子既知妙戒如是功德開導身心須至欣慕次當教汝虔請三寶及諸天神祇同降道場證明護念同崇戒法汝等各各至心隨我口道。
  弟子某甲一心奉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真應二身。
  一切尊法半滿兩教一切聖賢三乘等侶惟願三寶同降道場證明加護。
  一心奉請梵釋四王二十八天諸仙仙眾大宋土境名山大川江河淮濟一切神祇當州地分城隍社廟。
  一切靈宰僧伽藍內護正法者並願承三寶力同降道場證明加護。

  第三歸依三寶

  如上已為汝請三寶百靈降臨道場同崇戒善菩薩戒法不問是男是女若顯若幽乃至利根畜生但解法師語者盡受得菩薩戒法不同小乘於受戒時但言盡形壽此身若謝其戒便失若是菩薩戒從今一受訖至成佛永無失緣向下為諸弟子翻邪向正受三歸依言三歸者一歸依佛寶二歸依法寶三歸依僧寶此之三寶是眾生敬田若也歸依而敬之能生一切功德然三寶有乎三種一住持三寶二別相三寶三一體三寶言住持三寶亦曰相從三寶自釋迦去後至今不絕泥龕塑像即佛寶黃卷赤軸為法寶剃髮染衣名僧寶言別相三寶者修行契證方便則有未修行則無妙覺如來具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此之四身是其佛寶所說八萬四千法藏是法寶等覺已還諸位菩薩一切聲聞等是僧寶言一體三寶者上至諸佛下及蜎飛無不具是三寶也實相圓理無為一體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奇通名為寶即今弟子有其覺性便是佛寶此性無染便是法寶此性柔和無諍便是僧寶諸弟子不得自輕諸佛如來只因證此三寶而能運大神通興諸佛事諸弟子此之三寶在己身中如水在冰若向冰外求水無有是處然若欲融冰善須方便擬趣佛果非修不成今始覺知正向此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