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假辨三。故云如前。觀破無明即具二空。故云空門。法性無明即相續破。又非真緣。故無所作。王臣云云者。今辨異別。如是等者。明三門相即。又四門下。明門脫互通。如此下。更約教簡。初結成圓。別雖下。斥教道中。又異等者。舉深況淺故勸令識。
  又華嚴下。引五味判四念處與陰離合。小別故至涅槃成五解脫。故還歸前雙樹為表。華嚴別多故云偏多。論一部內教門相狀。生蘇二蘇。雖有一音各被各益。論次第意。意以多為調枯冥。使二乘暗合通別。至法華會入非枯榮。且從大經越次第。未說故云鶴林施化已足。若爾法華未足。既少扶律。義似未周。還似未足。化事似闕。非理爾也。雖復少闕。功歸法華。故云為極鈍者畢於雙樹。
  又云下。約人結成所表正意。師念處人於茲始畢。言六人者。佛答師子吼。此六是能莊嚴樹者。菩薩之人處處莊嚴。且置不說。復表化儀始終之相。故舉此六云能莊嚴。六人是因。如來是果。是則莊嚴因果具足。師子孔問。誰能莊嚴。佛言。若有比丘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正其文句。如是乃能莊嚴雙樹。師子吼言。如我所解。阿難比丘即其人也。得天眼指那律。小欲指迦葉。無諍指須菩提。神通指目連。智慧指身子。一一廣如初句中說。最後云。唯有如來最能莊嚴。既莊嚴已。見陰秘藏。名五解脫。
  不即等者。結念處解脫成三佛性。六法只是神我五陰。故六與性不即不離。不即故非。不離故是。理具故是。本迷故非。六法即是大經捨合摸象喻文。故今亦然。若對三性別別論者。了因對色。正因對識。義緣對餘四。皆不即離。
  次釋對治助開。初來意中先尅出所助。故云作本。故四三昧依圓三脫。六門是正。未顯由遮。
  根利下。正約根遮以簡正助。次句中云但專三脫者。專修無作。開圓三脫。
  夫初果下。況釋。言兩條者。向列二果及以世智。初條尚有事惑。次條無事。於理成障。事破理障義當對治。況復根鈍遮重者耶。第三果人。欲事惑盡故不須治。世智齊計我故。須治道故。五停中我多須修治。准此即是兩無遮句。不須對治。然初二果。緣理治惑不同凡夫。故知無遮但專六法。
  助道下。明治。所依即六度是。六中從事是今正意。若人下。初治堅中云若人等者。此冠下五。下五略云脩三昧時。次戒中云積者。芒。稻也。嬾儢者。玉篇云不力也。
  若用下。具辨四隨迴轉治相。前四已用四中對治。不宜須轉若兼若具等。是故總言云當依四隨。如治等者。舉者我示相。問。已明對治。不應更四。答。前直爾列。今明取益相對明之。若不樂等。明轉相者。若不樂修檀。即轉用尸乃至般若。善生乃至開等亦爾。是轉兼具。及第一義。又於對中破即對。不破即須轉兼具等。故總舉之為轉等式。所言轉者。尸至般若有次有超。超一至四。逆順間雜病去為度。五度為頭。但越本位。餘同於檀。此病不轉而治轉也。一度五句。六度即成三十句。治若藥病俱轉。亦對亦轉亦三十句。是轉非對亦三十句。復有超間。隨事不定。若轉至四名轉名兼。若轉至五名轉亦具。不名具者。由法轉故。若具用六方乃名具。若轉至五不名具者。轉則單轉。具則同時。若也病轉藥不轉者。非轉兼具。或一向治。或第一義病中亦有超順逆間。隨其一病轉為五蔽亦三十句。一句治也。所言兼者。兼一至四。度別四句成二十四。具但六句。此約事治。三教准知。若第一義。唯用一理以治眾病。亦可當知教。用當教理。成第一義。名通義別。圓人亦用三教之理以為對等。故知四教。展轉以前助後。又圓理雖即名第一義。因對治用亦得名對。於助六度下。次更總明合行之式。四教皆以當教之理而合行之。
  有人下。欲明合行。先出異解。明十與六但是離合。濫以楞伽宗教解之。經以三乘共學之人。有證有說。以證為宗。以說為教。古人不了。以大小分之。
  次引二經證六攝法。若得下。略示文意。
  如禪下。正示開合。合故如事理合行。離之但事理別說。又泥澤與智。婆羅與力。但是音別。禪智二文云守本者。隨其開已自存本名。
  次明攝法者。良由合行。若無合行。豈攝果德及以理邪。初明六度攝道品者。婆沙小乘亦以十一攝三十七。今攝十一以為六度。其義泯合。以大望小亦應可解。故婆沙中以七覺為本。諸科入七。更有二信為一。正思惟為一。語業命三實體但二。足成十一。餘入七者准今思之。
  明圓捨中正當合行。是故文中廣約十界。色身等者。但觀三事。法界十界三事自亡。依報是財。正報是身。命謂連持。十界各爾。此言一念。十界三事三諦具足。
  何以故下。釋。於中先釋。次引經。先引。次釋。言不壞者。達生死身。見常住理。於慳成治。復顯法身。身既如是。財命准知。次引金剛具三般若故。實相資身。捨一切身。觀照資命。捨一切命。文字資財。捨一切財。故文字資觀照。觀照資法身。三種皆實。復由修三資於理三。故得理顯由於三捨。三捨由於理顯。一切皆由四句為本。豈可四句挍捨事身。
  如此下。斥偏。偏無合行。故有斯失。又二失相望。理優事劣。今勸令行。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