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略明來意。次廣明破遍。初又二。初對妙境明破意。次對安心明破意。初又二。初牒前境以徵起。故云法性等。合即一念。散謂三千。次但眾生下。答明破意。理實不當破與不破。安尚不安。是故須破。無始顛倒誰論多少。曾行前三故云少耳。稱自未破故更云破。前令詣理故名為安。今准教推故名為破。安破從事。心境唯一。
  次上善巧下。對上安心以明破意。亦二。初牒前安心。若前已安。安即是破。今更明破由前未安。次若未下。正明破意。言有定之慧者。然安破二門豈應偏獨。若宜有慧定。如前用安。若宜有定之慧。如今明破。宜樂不同。名不徒設。
  然破法下。廣破。又二。初明所依門。次正明廣破。初又二。初通舉諸門。次別取教門。欲別依無生。故於引通取別。初文又二。初先列經論所出教行智理。互相因入。不過此四。文字即教。四十二字門。南岳兩解。一通三乘。二別約圓。今廢通從頓。故四十二字一一相具。一家或將譬於圓位。今言教者。如大品云。語等字等。從語即教。或觀行下。明行為門。三昧即行。或智下。以智為門。或理下。以理為門。次依教下。次明生起互通教觀。居初是今所用。以教能至行智理故。故今此教光揚明顯。次三門下。別取教門。又二。先明去取。次三藏下。正取教門。於中又二。初通列諸教。次別用圓教。初言先破見者。元佛弟子也。或慧行斷厭。或善來無學。或三十四心並俱斷也。通教大同。但佛無俱斷。別竪次第。倒餘可見。言橫不遍者。不能位位遍攝諸法。次今不下。別用圓。仍又二。先牒前心境以顯圓門。一境一切境指前妙境。一心一切心指前安心。發心還依此破。故云破遍。次餘門下。正用圓門。於中又四。先辨遍不遍。次所謂下。正列圓四門。三今且下。明去取。理雖相即。從教從多。故於圓門且存無生。四無生下。明用空門功能。於中又二。先明橫竪攝相。次廣示相。釋義功能。初又二。先略明橫竪。次結。初又二。先竪。次橫。初又二。先標光顯二意。次何者下。釋上二意。於中又二。先明到因。次明到果。初又二。先明教門能通。次明光揚能顯。初又二。初正明教門通行至因。次引二住為證。皆以通行至因並無生為首。
  次止觀下。明止觀能顯。又二。先法。次譬。初文者。雖有此教必須行顯。至於初住無生。次舉譬者。人即行人。位謂入住。若空有其門。門何所被。空有其人。人何所稟。人教相應方名俱有。如人入相門方稟顯。
  次明通果者。亦二。初明教門能通。次明止觀能顯。初文先出所通。即涅槃不生。故定慧二法至果方滿。引大品者。雖理無去來。然從佛得名。法華准知。
  止觀下。能顯。又二。初正明能顯。由果滿故一切俱滿。巍巍等者。高出貌也。堂堂。容也。白虎通云明也。即果智高明如星推月。今即果滿能利他也。照十寶山者。果月處空。照十地山。影臨四海。即起應也。果亦下合。汲四機者。水如機。影如應。四教四門並名應也。
  次引證。云禮骨塔者。於眾會中忽然塔現。佛自起禮。以此塔中有佛先身舍利。由因感果。是故起禮。豈非光揚。故引為證。
  次明橫攝。又二。初無生下。結前生後。次大品下。正釋橫門。問。何故橫竪俱引四十二字。答。前於一門竪入。即阿字門。今以四十二字一一相望。故名為橫。橫竪總在阿字門中。乃至並在四十二字。故俱引無妨。次橫竪下。結。
  此意下。次廣明門相。釋橫竪義功能。文自為三。於中又二。先標列來意。故云難見。但如前釋。意猶未顯。故次引佛藏等釋於三意。三意又三。初佛藏。為二。初事。次理。理即觀心。初事又二。先正引經以明外用。次合無生門。言外用者。經言無名相中假名相說。皆是如來不思議力。如人嚼須彌山。飛行虗空。乃至劫盡燒時。一睡劫火即滅。一吹世界即成。總有八事。八中吹睡義合無生。則內外相稱。是故引之。
  彼經下。次合無生門。正辨相稱。若有自言得無生者。請憑外用。
  次須下。約理即外用之由。一剎那起名一眾生。即起即滅名為一期。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當劫盡三灾意也。三毒貪為首。三灾火為端。應以止觀觀之。若成智斷。必有外用。
  次引涅槃釋義。諸經咸有。不及涅槃。故今引之釋成其理。其理不出自他智斷。能所事理。思議不思議等。悉無生也。文在第十九卷經。於中為二。先引經釋。次料簡。初又二。初釋四句。次釋六句。初又三。初略舉經文。次略明攝法。經列不聞聞等四句。次列生等以釋聞等。次列至等以釋生等。今從中說以攝前後。又順一家無生名故。古有多釋。且置未論。經欲說此。光照十方召諸菩薩。方為眾說。此不容易。諸文亦以生等用對四教。則是義立。今擇無生兼消經義。故依經列。先例四句。次案此下。略舉相攝。只是自行因果。化他能所。具如下釋。若不爾者。何名為遍。則破遍門義兼一部。一部只是自他因果。
  次不生生下。第三廣釋經義以明攝法。於中四句自為四文。初句為二。先引經釋。次明今解。然諸句後。凡云經釋。並佛自釋。凡云今解。即大師釋佛解。皆引佛藏吹唾結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