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文先教次觀。觀教即信法二行。初從歡喜乃至發徹須細。約三諦以立四悉。乃至觀心下。約觀也。文略前三。故云乃至第一義明三諦相。
  如是下。明教觀益相。言應在等者。即是三中隨指一二。展轉互望七益不同。謂應在俗不在真。真中亦然。即是應一也。在二不在一。准向可見。一二各三。并具成七。並圓初門。赴機各別。佛說生等者。釋向不同生。即二諦無生謂中。此且寄中望二諦說。餘有兩二兩一及以具三。准例說之。若依二諦。生即是俗。無生即真。四諦三生。一是無生。隨得益位名為得度。若約四悉。亦可以三對第一義為生無生。故法華引四悉文。一一皆云種種。一一悉檀所被多故。今約修觀且約諸諦。經意必在八教四味。
  何故性屬等者。更重料簡中間二悉。初問性行俱通善惡何消。經性屬生。善行屬對治。若通下。答。性名不改。自昔至今。今生宿善故屬生善。行謂為作。現作諸惡。斷現惡故名為對治。若通釋性。雖在往今有冥顯。現作為顯。潛伏為冥。行雖現惡。冥顯亦爾。消經義便。從別捨通。是則生冥伏善。治彰露惡。若已生之善。冥伏之惡。乃非今文逗物之意。
  如佛未出下。約佛化儀以例二悉。三乘善根冥伏未現。佛助生之名為生善。凡夫外道惡行彰露。佛對破之名為對治。
  憶想為第一義者更。釋第一義。未見理來無非憶想。若遇佛法想皆成慧。想居三中。想到若正心見自正。如此四悉並隨情也。餘二例知。
  是則三四下。以此合數。責彼謬執。勸順教捨執息爭研心。觀成見諦乃可定說。如雲除等者。三惑障除。上顯即見。中下明見二諦。師子吼者。大經名決定說也。說諸眾生皆有佛性。
  私謂下。章安私釋。二諦在聖本示凡夫。雖本示凡。實未證得。語證則奪。凡夫無分。故云併奪。約教則凡夫俱。得云併與。若云凡夫聞教知俗。是則半與半奪。
  二明境智離合者。初約諦中。先總次別。先總序諸經合通四教。初三藏。二三離合者。當教菩薩但二無三。初文是俗。從後心下。真也。故始終唯二。令煩惱等者。論云消煩惱脂。肥功德身。如王令臣覓無脂肥羊。臣以狼怖令其無脂。飲以起草令其身肥。喻三藏菩薩三祇之內伏煩惱脂。肥六度身。六度因緣(云云)。百劫種相(云云)。
  菩薩但照下。釋其假立中道之名。但從俱照立以中名。中名既假。智眼非真。故云更加也。
  離則下。辨離合相。或分屬弟子。或佛自對。因則前後但二。始終在佛。餘人所無。是故得於三諦之名。
  次三乘下。通教。此教菩薩利者見中。故云真異。引大論者。智者指通利根菩薩。不空只是不但空也。三德具足。名大涅槃。大品下。引證。如日智之約照中也。法華被會。非離合意。既空異下。正明離合。但及不但。名為空異。一切智一切種智所照別故。真既含二。智亦不一。故於真諦離出中道。故云則有兩諦之殊。而今合者。且依鈍根。二乘下。開出二乘及鈍菩薩。於利方有中道之名。言淨佛土者。淨名云取於淨土皆為益生。故云布施等是菩薩淨土。後成佛時。能捨眾生來生其國。結緣之時以五種施攝取眾生。有緣機熟。八相之處攝五類生成熟獲益。未成佛前處處調熟。如是皆名淨佛國土。諸大乘經意皆如是。
  昔莊嚴下。破古莊嚴云出外。開善云不出。此由古人不達通教利鈍離合。故使二家各朋已計。故並破云作義不成。二家非不各得一途。故云片意仍成。總失一教大體。若得今意。出與不出二義俱成。古來等者。任二所說。各謂幽深。是非難分。古來不判。是故相與雙美二說名為風流。言風流者。動息清雅。於今乃成舉正失措。若依今釋風流有餘。
  次別教者。初明有無為俗。以異前兩。合前二教真俗成俗。俗者是下。釋俗諦義。既合有無攝彼凡小。有此不同稱之為俗。
  勝鬘下。證二乘人為俗所攝。大經亦爾。
  若論下。正明開合不同。通教約鈍無中。
  次明圓教。初引大經者。尚無一諦豈有二三。為眾生故。以方便說。
  法華亦爾。助顯開實。立二三名。但讚佛乘。眾生沒苦。論三教並異方便。
  次明下。二四開合。但橫竪異。諦體無別。問。橫竪云何。答。三諦相望有淺深。故名為竪。苦集滅道二二相望無復淺深。故名為橫。二中一一又無淺深亦名為橫。問。前三容爾。圓融如何。答。為實施權。圓亦橫竪。開權顯實。俱無橫竪。又雖非橫竪。義似橫竪。如六即位而名為竪。諸波羅蜜而得名橫。
  今將下。約智開合。智不自分。還須依諦。諦體恒三。智增減者。約機教說。以三為准。諸經多然。今且依之。
  一智者下。初對三諦辨智離合。從一至四以觀三諦。以一對三乃至以四對三。文相可見。請尋文相。初雖一智一諦。語已含三。至三智文。將向一智開對三義。是故得是離合之相。若二智下。二智觀於二諦。智諦雖二。義亦含三。如云權即一切智道種智。觀於俗中有無二諦。若離權為二。對真為中。是則俱三。三智觀三。主對易見。四智者。權實二智因果故四。二之與四亦只是三。如向所辨。言智慧者。通則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