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俱橫。體相唯竪。故云淵玄。
  次開章別釋中所詮諦理為體。分別不同為相。亦云顯體者。體是所顯故也。
  夫理下。明四章所依及以生起。先能詮教。次所詮行。次所至理。次辨是非。若從生起則四章相成。解釋文旨則當文殊絕。問。教相與釋名何別。答。彼辨通名。今明教別。問。既云顯體。那論教行。答。以能顯所。如前釋名則以所願能。
  次法華下。明用章意。釋名既用玄文待絕。故今依於顯實四義。經云開佛知見。所知所見以為理一。教菩薩法即是人一。常為一事即是行一。為眾生說即是教一。疏釋理一復離為四。以能顯所亦同今文。四智如眼智。四門如教相。次位如境界。觀心如得失。於中先教相者。教家之相故云教相。言通別者。前名既通以教別之。初明有漏界內法也。止善所治。即煞盜等。行善所生。即放生等。
  四禪等者。准下攝法。此據多分。若委說者。四禪各以一心名止。餘支名觀。今通屬定故且云止。四無量心。前三觀相。第四止相。又悲是止相。慈是觀相。喜心具二。今通云者。非定不尅。六行觀者。亦可猒下為止。忻上為觀。今從忻猒通名為觀。
  大論下。斥奪。且以三乘望於有漏。名非真知。若二乘下。以折望體多屬止者亦且大分。若別論者。如十想中前七屬觀。後三屬止。亦可俱觀。皆云智慧相應故也。具從大判。無學後三近於止故。八背亦可前三屬觀。後五屬止。色望無色宜作此判。九次第定。練八背捨。亦可隨彼。亦據大分且判為止。猶有此等故云一往。有作四諦慧等者。一往雖復從禪判止。大經九想在慧聖行。既慧為名亦可名觀。
  此之下。斥拙度也。巧拙相形。並皆一往得止觀名。具論各具。
  次明巧度通於次第三止觀相。故大論中以形三藏名為拙者。故衍三教通名為巧。是則次與不次俱名為巧。
  初明止中體真之名。是可辨異。委論空觀須辨二空。第二止者。三乘所證大同小異。若二乘下。釋其不須方便止也。止是空。動是假。空心入假故云常一。次第三中云偏行等者。行字平呼。斥前二止意之所趣曰行。意之所依曰用。體真觀二偏趣於真。依真起行。方便觀二偏趣於俗。依俗起行。並未觀中故並名偏。又涅槃住空。偏行出假。流動名偏用。又知俗非俗義。通二種賴緣施權。二俗俱寂。故云寂然。此三止名等者。謙退之辤。
  次引論證。何但望觀亦可義立。言依觀者。大小乘經處處雙列定慧二名。既許三觀。止可徒然。所以瓔珞三觀義必兼止。成論有止觀品。阿含立教皆云止觀。次詳此下所言同者。前乃息惑名息。今亦體真為真。前則停理為停。今亦停心俗理。前以法性非止不止。今以息於止不止邊言於異者。前三共一諦。今三各一諦。前三成次三者。次之與後並指今文。前指釋名故顯體中一一皆假。釋名三故云成次三也。如體真止。須息見思。停心真理。知真法性。非止不止。餘二亦然。是故後一皆具前三。
  次明三觀。彼本業經兩處明文。下卷佛為文殊.普賢.善財及法慧等七菩薩說三觀之義。今與所將悉皆修習。上卷至初地文。即對地前二觀。立於次第三觀。人不見之。謂為[离-禸+月]臆。於中為二。先依經列。次所言下。釋。釋中二。先正釋。次辨同異。初文自三即三觀也。初空觀為五。初通約詮。即能所共論。無俗無以知真。故須二諦。
  次又會下。別以二諦為所詮。以證況修。知須二諦。有法譬合。初法意者。初修之時尚見二諦。既見假見真豈無二諦。次譬中。雲即是障。障除名發。發即開也。雲除空顯。萬像必明。上如真顯。下如俗明。由真下合。真俗俱顯豈不具二。
  三又俗下。約破用說。知須二諦。有所破俗。即有能破真。故須立二。
  次又分別下。約情智說。須有二諦。以依大經須有情等。約情說俗。約智說真。身因不同。俗也。無非解脫。真也。若大乘中。如般若一法立種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此皆情智真俗意也。問。既未見真。只應隨情。何得智等。答。今通遍說。何必一人。
  第五料簡。總有八番。初以第二釋難今假觀。前則破俗用真。今則破真用俗。俱有破用。應俱名二諦觀耶。答意者。於理實爾。雖俱破用。今破真用俗能利他人。前破俗用真但能自行。故今從勝與平等名。次以第三難於第二。第二望初。勝故別受平等之名。第三望二。何不從勝。第二用偏尚名平等。第三用等最名平等。何不名耶。答意者。前二望後俱未平等。第二望初第二則等。今從中說理勝第二。雖不名等。假不及中。則中名更勝。次問雙難前二。前二俱觀。亦可俱入。何故前真次方入假。答中但答初觀。准知第二。二義各別。觀入各異。
  次問者。前問真俗破同。今真中難俗。真中是真可得稱諦。俗則非真安亦稱諦。真中即是界內外真。俗諦即是界內外俗。內外名同故並云俗。答意者。真諦是理。名理法性。俗諦是事。名事法性。二並法性。故俱稱諦。
  次問者。諦即名實。俱涅槃耶。答意者。諦名既同。雖分真俗。同名涅槃。世出世異。
  次問。俱稱涅槃。涅槃無漏。俱無漏耶。答意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