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子端正。願大王以女妻之。王大瞋。汝是賤人。種性卑劣。云何我以女妻汝子乎。即便驅出。後更召來。言還如前。如是再三。王思惟曰。今此地下必有伏藏。故令斯人敢為此語。即便掘之。獲種種寶。王之智慧。其事如是。

神為肉身
  化作。

三衣乞
  乞本作乞。與棄同。

為嫂送食
  傳云。眾中有一比丘。其嫂至寺持食餉之。淫火熾盛便共交通。犯重禁己。尋自悔責。處處遊行高聲唱言。我是罪人。不應復著佛法染衣。為惡既重必入地獄。當於何處而為救護。

即以銅鉒
  鉒。竹句反。送死人之器也。

金字大品
  用金寫也。傳又云。金字法華。

縣調
  調。去聲。

犀節
  節應作角。

二十五人
  別傳。吳侍官.張達等二十五人。

配於五帝
  五天大帝也。東方青帝靈威仰。配泰山。南方赤帝。赤帝赤熛怒。配衡山。西方白帝白昭短。配華山。北方黑帝汁光紀。配恒山。中宊黃帝含樞細。配嵩山。

八觸
  未到定後。定心不散。而發於八觸。謂動.癢.輕.重.冷.煖.澁.滑。

次澄次洋
  澄.洋皆天子名。

九師相承
  百錄。章安所記。大師之前相繼為祖而來。

踏心
  謂推踏也。不受之義。

五處止心
  頂上。髮際。鼻柱。氣海。地輪。

青目
  天竺梵志名。

確立
  應作確。苦角切。堅固也。二師之義堅不可壞。

子晉
  王族。本居洛邑。七月七日緣氏嶺吹笙升仙。今國清有笙冠者。後人妄呼。繆矣。

左右公
  謂子晉未薨時。令左右公改之。公者或太子三公耳。


  如字。山之坂也。書云。下坂之走丸。

若在大眾色則不定
  金剛三昧。斷惑之智。喻如金剛。經中此二句并疏並不解釋。今私謂之。只一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故不定也。如云。青色三昧。白色三昧。黃色三昧等。

隨前色變
  圓覺經云。如摩尼珠應於五色。隨方各現。謂外以五色映珠。而珠亦作青黃赤黑等色。

經。一行隨於眾行
  一行者。金剛三昧也。眾行者。經云。能破一切煩惱。又能隨一念中變身如佛。又能斷恒沙眾生煩惱。又能一音說法令眾生各解。

論。以一理
  頗梨喻中理也。眾理謂無常理.常理等。

釋曰。理行如珠至現色等
  此之四句。只釋大經置日之喻也。金剛喻理三昧。是行故曰理行。非以理釋金剛。以行釋頗梨也。搜要云。不引大論三十八并五十九兩處文。只引大經文下釋云理行如珠等。珠者金剛珠耳。

論。更前更後互論深淺
  並須約六妙門說之。更前者。前漸則淺。更後者。後頓則深。或修六妙門待發事。禪息諸煩惱。若事禪不發。當用妙門觀諸實相。又若實相不顯。更修事禪。其餘無漏慈悲準說可見。

論。或照止為觀
  止多心昏。經云。無慧方便縛。應當照止。照止曰觀。

或息觀為止
  觀多心散。經曰。無方便慧縛。

論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起出說
  經云。於眼根中入正受。於色塵中從定起。示現色性不思議。一切天人莫能測。於色塵中入正定。於眼起定。心不亂說。眼無生。無有起。性空寂滅。無所作。乃至意根入正定。法塵從定起(云云)。記中示其義趣。謂正受空功德。說假功德。

對德及用
  以三德并本用。當用自在用對正定出。說雙出入。

論。或於此方入正定。或於彼方起出說
  經云。或於東方入正定。而於西方從定起。記云。方謂十方。

物謂隨塵各有種類
  經云。童子身中入正定。壯年身中從定出。壯年身中入正定。老年身中從定出。乃至比丘.比丘尼.聲聞.緣覺.天.龍.夜叉.鬼神等身中互論出入亦如是。又無情中論出入者。如云摩尼樹上入正定。佛光明中從定出。佛光明中入正定。於河海中從定出。於河海中入正定。於火大中從定出。至風地中出入亦如是。

閻浮為東。于逮為西
  若據此文。則日月自南自東自北自西而轉。今人所謂古遶也。


  此乃怒目貌。應作朕目之瞳子也。

海上金剛緊那香
  經云。大海水上金剛色。緊那羅中妙香色。

諸龍如華修如山
  經云。諸龍住處蓮華。阿修羅中山石色。

忉金四王色最妙
  忉利作金燄色。四天王作眾寶色。

萬二千天地之中央
  瑞應經云。迦維衛者。三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