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善觀一念者。三智一心中得矣。二搆作名造者。依此真如所起一念。漸漸增長。搆造染淨二因。成業性故。現起冥伏。義同上說。是故能善觀一心為界者。三智亦一心中得矣。果論感報者。約三世論。方修之因若在過去。則感報之果在現在。若方修之因在現在。則感報之果在未來。又方修之因有轉不轉。感報之果有定不定。轉則不定。不轉則定。如一念貪心起。為地獄因。若能改格前非。慚愧懺悔。或轉為人天。或轉為四聖。在其用心勵行之不同。下當列圖具明其相。使閱者有所照非成是焉。
  真如隨緣十界差別之圖
  
  佛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一佛法界者

  慈雲大師法界圖說云。若人因讀圓滿修多羅。及聞善知識所說。起淨信心。信己一念三道之性。即三德性。苦道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法身究竟。般若清淨。解脫自在。一究竟一切究竟。般若解脫亦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法身解脫亦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法身般若亦自在。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縱非橫。亦非一異。法身常住。餘亦常住。樂我淨亦如是。是則常樂四德祕密之藏。遍一切處。一切諸法。悉是佛法。既信是已。以境繫心。以心繫境。心境念念相續不斷。必見法性。設未相應。當依一實無作四諦。起四大誓。無所求中吾故求之。依前苦道即苦諦。發一誓願。未度者令度。煩惱及業即集諦。發一誓願。未解者令解。苦通即法身。即是滅諦。發一誓願。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煩惱即菩提。即是道諦。發一誓願。未安者令安。四弘不入。當巧安心止觀。如是次第具修十法。必入五品六根。及分證位。名佛法界。
  釋曰。若約佛界。論方修之因轉不轉。感報之果定不定者。佛果既是究竟三身。則惟是定。無不定義。若方修之因。二種中正以佛界現起。則九界冥伏。於一性之中。隨外熏緣強弱不同。如初起一念佛界之心。名造居凡夫。不定聚者。人分兩品。一者若人發佛界心已。其志堅固。念念在道。一入永入。此則更無退轉。二者是人雖始發心求佛。然而立心不固。弘誓非堅。或逢逆境。而退為偏乘。或遇順境。而即興凡念。人天善道。逐境漂流。惡道三途。逢緣墮落。起念之造既然。搆作之修亦爾。不退轉者。如善財南求。常啼東請。割內貿鴿。至死而不退。投身喂虎。委骨而無移。以進例退。應亦多人。不足為訓。故其錄少出耳。
  菩薩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二菩薩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觀根塵。為迷解本。迷故則有十界苦集。悟故則有四聖滅道。緣此無量四諦。起無量誓願。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善巧度生。慈眼視物。所集福業與眾生共。如是起一念者。名菩薩法界。
  釋曰。若約菩薩法界。論方修有轉不轉。果報有退不退者。此中明轉不轉。復有進不進。退不退二義。言不轉者。惟修此菩薩道而已。轉者復二。有轉心為佛道進而不退者。有雖轉而不進者。果報中復有轉不轉二義。轉者。別教菩薩。登初地。破無明惑。有轉入圓教二住者。此即教行二道。雖則不圓。至於證道。證與圓同是也。不轉者。則始終三道皆別也。然而既登初地。則惟進無退。故無不退義也。若約人論退轉者。如舍利弗尊者。往劫之先。修菩薩道。因外道婆羅門。乞施其眼。菩薩曰。眼施何用。可乞它物。外道曰。餘無所需。必欲眼爾。菩薩未具忍力。勉強剜施。外道得眼。嗔而擲地曰。我謂菩薩之眼。必香潔清美。故來乞之。若仍臭穢。與庸人何異。不須此物。以足踐踏而去。菩薩曰。濁世眾生。剛強乃爾。無用之物必欲求之。得之賤辱。真難可度。不如舍菩薩道。修於聲聞自出生死。由是漸退墮為凡夫。釋論云。舍利弗修菩薩道。經六十劫。於六心中退。又如法華會上。諸聲聞眾。於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所。同聽法華。發無上心。修菩薩行。有不退者。久已作佛。有退轉者。舍大取小。退為凡夫。小乘機熟。今為二乘。直至今生。如來更以五時說法。而成熟之。方得受記。當來作佛。故知修行佛道。與菩薩道。俱有退不退異也。
  緣覺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緣覺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念起。了之從無明生。生故有行。行招名色。乃至老死。三世相續。如舞火輪。因緣本空。幻化不實。求自然慧。樂獨善寂。觀空心。重。耽住寂定。雖得道果。不慕化人。復有觀物榮落。悟世非常。聞空得道。名為獨覺。如是行者。名為緣覺法界。方修之因轉不轉。果報退不退。於下聲聞法界中共論。
  聲聞法界現起九界冥伏之圖
  

  聲聞法界者

  法界圖說云。若根塵因緣。隨有一念。依色心故苦。由煩惱故集。厭苦斷集。非對治如何。遂依四諦。修十六觀三十七品。如救頭然。由四善根。得入無漏四沙門果。證二涅槃。會偏真理。不得佛法。不慕化人。如獐獨跳不顧後羣。如此一念。名聲聞法界。
  釋曰。若約緣覺聲聞二法界。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