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央掘魔羅是也。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即彼之母。師及師母。為欲利益。皆我所化。以作佛事。爾時王及大眾天龍八部。莫不稽首央掘魔羅之足。一心同聲。說偈讚歎。
  南無如來無邊身  南無方便央掘魔  我今頂禮聖足下  懺悔天尊柔軟足  我今懺悔如來尊  央掘魔羅二生身  為我等故來至此  現佛色像勝光燄  照諸眾生堪能說  我數懺悔無量身  無依無依等正覺  無親怙者為作親  奇哉二佛出於世  未曾有法行於世  猶如火中生蓮華  世間希有見二佛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天龍神。聲聞菩薩。及波斯匿王。一切眾會。皆慕央掘魔行。及文殊師利菩薩。願生彼國。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踴躍歡喜。
  釋曰。央掘魔羅者。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如來之所示現者也。若母若師若師母。又皆釋迦如來之所變化。若其所殺九百九十九人。未聞開權。應是實殺。乃於世間蠧國害民。妨道[怡-台+(目/大)]眾。必殺而有益。而然後殺之。雖曰殺之。其實度之。何也。未有具慈善根力者。視螻蟻等於赤子。而妄有所殺也。以是故知。迎其刃而截其指者。莫不殺煩惱賊。而捐標月指也。若仙豫之誅五百婆羅門。因而墮獄。知悔敬信大乘。得生甘露鼓王佛國。又獲延其劫壽。非將欲與其長壽。而必固奪其短命。將欲反其正見。而必固懲其邪見乎。至於佛示以童真之戒。則皆反其名。而廣其義。其於性惡法門。則確然揭而言之。莫不令聞者。顧名而思義。且復密示如來菩薩大人示現境界。固不可得而思議也。

  第二阿闍世王行惡重悔滅罪緣

  涅槃經云。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獘惡。喜行殺戮。具口四惡貪瞋愚癡。其心熾然。惟見現在。不見未來。純以惡人而為眷屬。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橫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熱。身諸瓔珞妓樂不御。心悔熱故。遍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華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爾時其母字韋提希。以種種藥而為傅之。其瘡遂增無有降損。王即白母。如是瘡者從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眾生有能治者。無有是處。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否。王即以偈答言。
  若有能永斷  一切諸煩惱  不貪染於三  乃得安隱眠  若得大涅槃  演說甚深義  名真婆羅門  乃得安隱眠  身無諸惡業  口離於四過  心無有疑網  乃得安隱眠  身心無熱惱  安住寂靜處  獲至無上樂  乃得安隱眠  心無有取著  遠離諸怨讎  常和無諍訟  乃得安隱眠
  乃至總說十六偈半以答耆婆。又曰。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興惡逆害。一切良醫妙藥呪術。善巧瞻病。所不能治。何以故。我父先王。如法治國。實無過咎。橫加逆害。如魚處陸。當有何樂。如鹿在摾。初無歡心。乃至云。云何當得安隱眠耶。耆婆答王。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耆婆大臣。為王說種種法。若能慚愧。則能滅罪。乃至宣敭釋迦如來種種功德。能生眾生一切善。能滅眾生一切惡。王若往者。求佛懺悔罪。即消滅。爾時大王答言。耆婆。如來世尊。性已調柔故。得調柔以為眷屬。如栴檀林。純以栴檀而為圍遶。如來清淨。所有眷屬亦復清淨。乃至云。吾今既是極惡之人。惡業纏褁。其身臭穢。繫屬地獄。云何當得至如來所。吾設往者。恐不顧念接敘言說。卿雖勸吾令往佛所。然吾今日深自鄙悼。都無去心。爾時其父頻婆娑羅王。雖逢子弒。因聞佛法。已得道果。亦於空中勸王。往至佛所。求哀懺悔。王聞空語。心懷怖懼。舉身憻慄。五體掉動。如芭蕉葉。仰而答曰。汝為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空聲答言。吾是汝父。汝今當隨耆婆所說。時王聞已。悶絕躃地。身瘡增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塗治。瘡蒸毒熱。但增無損。爾時世尊大悲導師。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其光清凉。往照王身。身瘡即愈。熱鬱除滅。王覺瘡愈身體清凉。語耆婆言。會聞人說。劫將欲盡。三月並現。當此之時。一切眾生。患苦悉除。時既未至。此光何來。耆婆答言。大王當知。是天中天所放之光。王言。彼天中天。以何因緣放斯光明。答言大王。今是瑞相。似相為及。以王先言世無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斯光先治王身。然後及心。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念及耶。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大王。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心則慈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云云)。王又問言。何等名為月愛三昧。耆婆答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優鉢羅華開敷鮮明。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眾生善心開敷。是故名為月愛三昧。如是凡說五譬。以喻五義。王言。我聞如來不與惡人同止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