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解脫.生善。般若破惡是故為麁。若見法身方始名妙。三德既爾餘九亦然。今例此云。十種三法既爾。一切法門亦然。故圓事權當體是麁。即實是妙。權得妙名。類前功歸。就法二義可以意了。然曾有先達聞余立於不揀同異。其權當體體乃是麁。即實故妙。始則確然不許圓權當體是麁。遂與余釋。其義似屈而轉計云。此乃就圓自辨妙中之麁。不可同於偏教之麁。余曰。因遭今難不覺許於圓權是麁。然祇一三。教豈可偏。麁.圓麤二麁體別(云云)。或曰由情執故麁。今曰若由情執。何但權麁。實亦應麤(云云)。問。今文引於三無差別通證事理。則事理三千皆無差耶。答。今文雖然。不可守一妨於眾義。以三千法無所不攝。或差無差非差非無差惟差惟無差。一塵一念無不具足。故三千法通攝眾義。若趣極於理從理辨義。故三千法名曰無差。趣極於事從事辨義。故三千法名為差別。以此事理皆以藏體之無差。融俗用之差別。若理若事皆得名為無差之差。差之無差。從此辨義則事理三千各通於差。辨以無差。或於事理各從藏體之無差。故事理三千皆名無差。各從俗用之而差。故事理三千皆名為差。又此事理在眾生心名之為迷。在諸佛心名之為悟。故事理三千從於迷悟俱在事異皆名為差。若指迷即悟指悟即迷。故事理三千俱在理同皆名無差。祇由一念圓融。是故義無不可。
  四譬如下舉喻二。初正約喻二。初正喻法。文既分三。今喻亦爾。初喻示藏體具差無差。前法惟性。今喻通二。初像性二。初正喻。鏡體者。即空藏也。具一切像性者。即不空藏也。鏡體即像性。空藏即不空。無差別差別。二若此下。釋喻二。初無性不現者。如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下約像知性者。如其實無別。以生顯具二。如彼下。帖喻無性不現。雖復明淨者。中空如鏡明淨。偏空如火明淨。同號明淨。如同名為空。照物現像鏡火有殊。如中偏不等。三既現下。約像知性喻。
  二以是下像相二。初依具發現。二而復下。淨穢無礙。十界之相相不同。同在一心而無相礙。無相礙者即是無差。雖然無差。生佛用別即是而差。此差與無差不離藏體。如鏡眾像可喻斯法。
  二雖然下。喻釋中藏體全一。泥團之喻不類藏體。藏體全一惟鏡可比。文為三。初總示。雖有像性像相之別。至是一鏡者。若以喻求義似有妨。何者。像性無形可云惟是一鏡圓融不異。若其像相雖依於鏡而不同鏡。由鏡惟明像有異色。鏡或惟圓像有長短。如何可云圓融不異。應知在相論離。在性惟即。相無別離乃離於性。故以像對明。遂使鏡圓像色性無別。即乃即於相。故指明是像。遂使像圓鏡同。今正約性論即。乃云像相亦圓融不異。惟是一鏡。二何以下正喻。文有三。初喻一切眾生毛孔性。二如毛下。喻例一切法性。三一淨下。喻例一切生佛法性。淨穢二性者。約世出世以分淨穢。故知前性別在四六。莫云淨穢不同染淨。
  二是故下。喻釋中性事相攝二。初喻性二。初喻一毛孔性能攝一切法性。二如舉下。喻例一切法性各攝一切法性。前法文中各開為二有世出世。今文總云即攝其餘一切像性。并云舉其餘一一像性。其餘者即總該淨穢二像世出世性。二又若下喻事二。初喻示相二。初喻。舉一毛孔事能攝一切事。二如舉下。喻以一毛孔事例餘事。且為能攝。今喻亦總不同法中開世出世。二何以下喻釋義。文云。以一切像相即以彼像性為體等者。意明像相相攝功由於性。若不推性無有攝理。有人直云相自相即者。豈有此理。或云朱紫之色不即蘭蕙之香。但得像性相攝之義。則違像相相攝之文。若云此相是性故相攝者。今難曰。相既是性。相何不攝。相若不攝。相非性耶。故知此見但有即名全失即義。
  二以是下。約法結生之與佛同一淨心圓融無礙。觀喻可信。然復須知。一大寶鑑在生在佛未曾暫別。若云在生為塵所昏。在佛磨而能照。非今喻意。今喻意者。此鑑唯一無礙常明。淨穢之像同在其中而無障礙。淨穢之像雖殊。猶生佛迷悟有異。明淨之鏡祇一。若如來藏體無雙。故此鑑明乃天然性德之明。非塵昏磨明之明。然磨之明與本之明。其明雖同。其所以明者殊爾。磨明。覺始也。本明。本覺也。纔言此鑑為本明者。已失其明體矣。所以本覺亦在用收。
  二是故下。引經證喻二。初正引經證喻二。初引經。即華嚴經也。章安解般若一德具三。以明淨之鏡為喻。乃云。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顯。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二此義下釋義。喻有六義。一者鏡。二者淨。三者明。四者隨對。五者面。六者像。若以克體言之。其實有三。一鏡。二面。三像。謂淨.明.隨對者而無自體。淨.明者即鏡也。隨對者即攬前三法為此隨對也。鏡是能隨。面像是所隨。面是能對。鏡是所對。因此隨對其像即現。以喻喻法其旨最明。鏡者喻淨心體也。隨對者喻淨心體具諸法之性也。面者喻染淨二業也。像者喻染淨二報也。若克實而喻惟有其三。一者淨心。二者業。三者報。所謂諸法之性者。諸法如能對所隨之業報也。性者如能隨所對之淨心也。因此淨心業報之三。故云諸法之性也。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