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常境無相常智無緣。
  三此心下明諦觀文分二初正明又二初即照而遮此心即空假中照也無相無緣遮也此心者即向玅心也依理生解故名玅心依解而觀即是陰境望觀屬事斯之謂矣故一念因心以三觀觀之即見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能觀既是三觀所觀乃名三諦諦境常故觀智亦常諦觀名別其體本同以心為境心亦能照能所俱心心心相照四句分別如義例中是以玅心體具全性起修了性為行全是諦觀不二故也故瓔珞經下卷中說敬首菩薩問佛三觀法界淨道佛令大眾皆應修學如是法門是以此心因緣所生法即空假中龍樹心印良由於此所照之境即遮故云常境無相也即一心三諦皆不可得也能照之觀即遮故云常智無緣也即一心三觀皆不可得也況復無相及以無緣尚自叵得諦觀相照安可存乎。
  【科】無緣而緣無非三觀無相而相三諦宛然。
  二無緣下即遮而照雖皆不得終自炳然能觀之智即遮而照故云無緣而緣無非三觀也所觀之境即遮而照故云無相而相三諦宛然也終日雙遮終日雙照悉檀假立所以如此自行推尋了然冥寂閑處攝心其在此矣。
  【科】初心知此慶己慶人故名隨喜。
  二初心下結示文分二初結名即是結成隨喜品名也。
  初心者五品之初品也知此者指向諦觀也初心知此結成隨也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即是諦觀空中之理俗假事也慶己慶人結成喜也隨順玅法有事有理所以慶己有其智慧兼乃慶人有於慈悲事即理故名為慶己理即事故名為慶人是故初心專立自行亦以願力而慶人焉自行化他良由此也能如此者名隨喜矣不其然者名毀訾焉。
  【科】內以三觀觀三諦境外以五悔勤加精進助成理解。
  二內以下明內須外助文分三初結前生後內以三觀觀三諦境結前也外以五悔助成理解生後也所謂前來雖以三觀觀三諦境三惑未伏初品未明外障紛然須加事行而修五悔外障不生內觀可發理解即向理觀故也。
  【科】言五悔者有二一理二事。
  二言下釋分二初理事雙標理即前來內觀之義而今標者相對來耳。
  【科】理懺者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此義也。
  二理懺下理事各釋分二初引文重示理觀五悔標既相對而來釋亦相帶故也此文出自普賢觀經所言端坐是約身儀身儀通四且云坐耳自行空中名念實相化他玅假諸法三千總而言之自他不二三觀圓修理事融泯能了妄念無一異相名念實相若達無相無相而相三千宛然無一異故眾罪不生霜露慧日法喻可知前既標云五悔有二故知理懺須具五種良由懺悔以至發願皆須念於空中實相無相而相三千宛然故得理懺該於五種五種通皆悔除眾罪是以但云理懺故也不作此釋豈可理懺與前諦觀而有異乎梵云懺摩此云悔過華梵雙舉故云懺悔釋懺悔名示懺悔處辨懺悔法明懺悔位無生取相作法等三真如唯識四種三昧十境十乘託事附法約行等義廣如諸部此難具陳。
  【科】言事懺者晝夜六時三業清淨對於尊像披陳過罪無始已來至于今身凡所造作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邪淫偷盜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瞋癡等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隨意發露更不覆藏畢故不造新。
  二言事懺者下正明外助事行五悔文自分二初正明二結初又分五初懺悔分二初正釋分二初方法首伏晝夜六時等方法也披陳罪等即首伏也如法華中三七方法及以諸經行法一科綺側語詞言乖道理名綺語也構鬥之言間他令致得失分乖名兩舌也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惡口也優婆塞五戒經加說無義語而為五惡普賢觀云舌根起五種惡口不善業斯之謂也人不知此乃謂譯家誤云五種然今十惡文略一殺生耳餘如前釋須知懺悔正為滅除破戒罪矣。
  【科】若如是則外障漸除內觀增明。
  二若如下結成為三初內由外助若如是則指向方法外障漸除指逆惡等內觀增明指前諦觀事行有力外障不生內觀得明外助之力也。
  【科】如順流舟更加櫓棹豈不速疾到於所止。
  二舉喻依理修觀如順流船事行首伏如加櫓棹圓伏圓斷始自五品終于玅覺異乎偏漸次第修證故云速疾到於所止。
  【科】修圓行者亦復如是正觀圓理事行相助豈不速至玅覺彼岸。
  三合其文皎然。
  【科】莫見此說便謂漸行謂圓頓無如是行謬之甚矣。
  二莫見下斥非文分二初舉謬總斥上來所明理觀事懺斯是依準諸大乘經凡愚不知或聞此說便謂漸次小乘之意而圓頓中都不如是所以有云若未頓超方便且於教法留心等良由世人迷於大乘修行法門偏計理性無說無示而廢修得解行二門端拱無為不禮聖容不讀經教乃言我是大乘頓機直入若諸經論蓋被中下漸次之流一家所斥闇證之徒良在斯矣。
  【科】何處天然彌勒自然釋迦。
  二何處下別斥文分二初以無因而有果斥彌勒釋迦既是果人果必由因今不修於理事之因是無因矣無因謂之天然自然也豈可無因而感果哉所以斥云天然彌勒自然釋迦矣菩薩大人萬行楞嚴便為無用也永嘉那謂多劫修乎然華嚴云如貧窮人數他珍寶於法不修亦復如是故佛垂教欲人依之而修證耳因指見月不其然歟是則經論何傷人乎文字解脫何必畏哉所作無非何謂漸行耶教外將何而別傳乎討疏尋經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