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障即六度度六蔽一理也。
  (十四號)列圖如共因(俱有依因)者。
  上一名是大論所立左一名是俱舍所立右一名是成論所立如品[、/(、*、)]列者便於會通故也二相應因下注依論應云心以心數法共相應故名相應因此句是心王作主率彼心數為伴共成事法也次多一心字應云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為相應因此句心數法作主反去率彼心王同已作事成相應因如昭公時劉子以王猛居皇入於王城之以字也葢此相應因凡成一事决無不相應而能成就者理之必然故成論不立不對耳○共因出大論俱有出俱舍依因出成論名共生因乃各共生因○自種因種即種子之種字依論應云過去善種與現在善法為因上三個法字皆是種字於義方明徧因乃利鈍等使凡有為事法成就皆此利鈍使之亦遍諸法之中故成論不立不對不可妄有異論也○增上緣別無有法但他人所作諸事我不去障礙於他即為增上如人事成八九因緣皆偶忽一障起即不得成故但無障處即增上緣也。
  (十五號)釋因緣生法。
  大論三十五卷十一號去廣明因緣明因緣已即論因緣生法文甚廣長今崗師略撮要義注此意在令人染指知味明六因四緣生法之旨而已故不盡引天溪老人備簡中委錄好博者檢之可知。
  (四行)乃至云復次下明生法先明四緣生法。
  諸餘心數不相應行及色從二緣生者初數字是衍文諸餘二字對色不相應說葢與色不相應即類於心矣○餘有為法劣故餘字是衍文。
  (七行)報生心心數法從五因生下是明六因生法。
  除徧因者報生是五陰實法未論起利鈍諸惑故也○無漏心心數法從三因生無漏上少一初字此指初果夫無漏須相應因者如通菩薩於七寶樹下得一念相應慧方成佛初果上下八諦十六行八忍八智共得力故能一剎那見理是須共因雖修無漏若遇違緣即難入道故須無礙為增上緣也。
  (九行)十二秪是四六而已。
  下釋明開十二為四六先以十二對六因若四緣以下對四緣無明行即同類一也行必四相即俱有二也四相者生住異滅耳共行共感即共因三也招識等異熟即異熟因四也徧行五也此中少一相應因者凡一切事法中必有心心數法相應故不別立如四緣中但對因緣增上二種其次第緣緣該在其中亦不必別立別對也。
  (二十一號)中忍三十一周減緣行。
  減緣減行名義如文可解再推須上下遍觀分減之意只是小乘鈍根先須遍觀三界苦集逆境心生厭惡復觀道滅心生忻羨苦樂之境一一備嘗則忻厭之心親切故知此等三十二行之心緣心諦理較之悠悠凡夫妄想六亂雖勝三分然猶是有為有漏之心特借此以息惡忘耳今惡妄既息此等有為之心亦不可留故從後漸漸減去至三十一周則減之將盡惟有最初苦下一行斷此一行須用兩心初心用工斷處名忍後心斷已名智即得引入見道位也此二剎那即下三十二號中料簡但作二心觀於一行之忍智二心也由此修行斷四諦下惑時一一有忍智二心之因故至見道妄心一斷時上下四諦一一皆發忍智二果推因知果騐果知因世出世事未有無因之果者也但在修時何等艱難肯綮若至果成一發一切莫不自在此亦九日灘頭坐一日過九灘之意也又復應知中忍上下三十一周減緣行其實只在欲界凡夫身中定內工夫非勞身僕僕上下紛馳之謂也。

  六卷

  (三號)羅漢待時及緣具入道。
  大經會疏三十三卷云比丘眾緣不具不得入涅槃如佛在舍衛國時有一比丘從阿難求辦四事莊嚴佛令阿難辦與即得入道葢以所須缺乏則妨亂其心故不得入也。
  (四號)餘三諦見隨修斷乃是鈍根。
  如教行錄四明大師答日本難明彼問瓔珞經舍利弗六住猶退起大邪見為復屬在何教六住答別六住耳然別教初住已斷見盡云何六住更起邪見如娑沙初住只斷二十八使餘六十使修道斷別人至七住方盡見思與藏通極果同級今只六住則思既未盡見亦餘殘故至六住猶有退見也。
  二果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
  楞伽三卷集法品明須陀洹人三等不同下根七生斷欲惑中根三生或五生斷上根即此生斷若上根者不唯斷欲惑九品并斷上惑得羅漢果也。
  (十號)天三人二天二人一者。
  欲天一生斷惑些些是一生然後生到人間一次不算又生至天上斷惑為二生次至人間不算又生至天上斷惑盡名第三生是為天三生之不等家家也若二生者生在天上斷惑是一生次至人間一次不算又生至天上斷惑盡名二生天不等家家則三生家家并人間共五生二生家家并人間共三生也。
  (十一號)備九種根性。
  天平等家家天不等家家人平等家家人不等家家共四位并後五為九種家家之名雖一而天人多少灼有四種不同也。
  (十四號)七種般。
  大經會本三十三卷迦葉品明恒河七人列云一中般二受身三行般四無行般五上流般六現般七無色般止觀大論中列與大經同以大論是一家宗骨故。
  (十五號)色界十八天全超圖內。
  大經三十三卷云是四禪中復有二種樂三昧者入無色界樂智慧者入五淨居有五階差別謂下中上上勝上極修五種夾熏禪以兩無滿心夾一有漏心熏此一念有漏亦成無漏共十五無漏心成方圓色究竟禪也。
  (十六號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