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題。
  天台四教儀集註。
  【■記】初標題。天等四字。標大師所立之教。儀字。乃諦師略錄之文。五字原題。又為潤師所集。註。即註題也。名集註者抄集典章。註解要義也。蓋大師。縱無礙辯。說教觀諸書。其詞豐。諦師。錄大部文心。成一卷儀式。其文約。潤師。復集諸文。而加註之。乃有十卷儀註行焉。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記】次標人。天竺。應云印特迦羅。此翻月。有東南西北中。五天竺國。
  【■補】然此。非印度之南天竺。隋。真觀師。於杭州龍井。立精舍。名南天竺。後玉師居之。以成集註處也。沙門。解本卷。
  【■記】師。取法雨潤彼羣蒙意立名。法華云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如其種性。具足蒙潤是也。
  【■備】註家題。乃記者所標。記者厥功最偉。惜軼其名氏無從考列篇首。輔宏者。擬附止觀輔行傳弘而立。謂博搜詳記。以輔成集註。弘傳利物也。示三師。諱性權。住武源集福院。遍抄彙補。勤苦累載。傳法支派。亦未及備考。今題。標輔宏記。及列示師彙補下。特加輔宏記三字者。不敢沒記者苦心也。較訂者。虗衷細較。刪冗闡真。訂成以備考定也。
  △二釋儀題。
  天台四教儀。
  【■記】初標題。此有通別二義。天等四字是別。蓋西土有龍猛四教。東土有光宅四教。苑公四教。曉公四教。玄籤判教章廣明。今云天台四教。是別題也。儀字是通。如補助儀。放生儀等。通以此立名。
  【■備】言龍猛四教者。即龍樹菩薩。以阿含小乘為有門。大品般若為空門。深密等諸大乘經。說有談空。互相無礙。為亦有亦空門。中論等說一切法。皆即空之有。是非有。即有之空。是非空。互泯互融。即第一義。為非空非有門。光宅四教者。以羊車比聲聞。鹿車比緣覺。牛車比菩薩。白牛車。擬大乘菩薩。唐。元曉公四教者。一。三乘別教。謂四諦緣起經等。三乘共學。內二乘未明法空。是別相故。二。三乘通教。般若深密經等三乘共學。於中說諸法空。即是通相。三。一乘分教。梵網經等。不與二乘共學。名為一乘。於中未顯法之周普。名為隨分。故名一乘分教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具明法界圓融周普故。苑公四教者。即唐賢首。藏公弟子苑公。因寶性論有四種眾生。不識如來藏立四教。一。迷真異執教。謂凡外迷真。廣起異執。二。真一分半教。謂二乘。如不變隨緣二義。但得隨緣。不得不變。故名一分。於隨緣中。唯說生空。不說法空。故名為半。三。真一分滿教。謂初心菩薩。但得不變。不得隨緣。故名一分。於不變中。雙辨二空。故名為滿。四。真具分滿教。謂菩薩具隨緣不變二義。顯真實理。識如來藏故。
  【□註】天台。山名也。天者。顛也。元氣未分。混而為一。兩儀既判。清而為天。濁而為地。此本俗名。且依俗釋。台者。星名也。其地分野。應天三台。故以名焉。如輔行一(上十七)。
  【■記】顛者頂也。高無上也。元氣未分為太極。清濁已判為兩儀。所謂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是也。此從儒釋。若據佛經論。光潔。自在。神用。名天。又身勝。樂勝。名天。如三卷天道中釋。星者。散也。二十八宿。列位布散。各有分屬之野。故云分野。其地既上應三台之星。故山亦以天台名焉。
  【□註】此山即大師棲身入寂之所。蓋以西方風俗。稱名為尊。此土避名為敬。故以此處顯其人也。復以人命家。則天台為宗矣。今題意在焉。
  【■記】此明大師始終緣著此山。故以此命題。輔行云。西方稱名為尊。如子之名。兼於父母。佛當生彼。預設此儀。使慕德稱名故也。此方避名為敬。故以所居。顯其人也。
  【■備】辨訛曰棲身。應云棲真。以大師避世守玄故也。律中。西土亦以避稱為敬。如曰。不得稱二師名。人問。當示一字。若更問。當曰義因緣故。名某甲。又根本有部。乞戒詞曰。我因事至。說鄔波馱耶名。鄔波陀耶。名某甲。古師準此。故有上某下某之稱。至佛菩薩。萬德洪名不諱者。如此土稱諡號無異。又當別論也。予。按阿難陀。羅睺羅。皆名非諡。然律中。有是詞避稱之。義亦有之。雙存可也。
  【□註】四教者。別文明化儀。化法。有乎八教。今但言四教者。以通名立題。義攝兩種。蓋非化儀無以判。非化法無以釋。一書之旨。莫越於斯。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亦詮理化物為義。
  【■記】今題標四教者。謂頓等。化儀四教。藏等。化法四教。雖有儀式方法之殊。總不出四字通名也。蓋如來一代時教。化儀以判定。化法以分釋。故題以四字通名。攝兩種四教也。被下之言為教者。佛菩薩大悲益物。言普被於當時。教普被於後世也。詮理化物為義者。謂鑒機談理。轉化物心。故化儀。有頓詮漸詮之別。化法。有詮真詮中之殊。四教義云。此四通言教者。以詮理化物為義。大聖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而說。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也。
  【□註】問。或約化儀立題。乃據籤文。化儀四教。文義整足。任運攝得三藏等四為證。或謂頒宣藏等。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