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如五百羅漢云。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皆授初住記者。欲令與物結淨土緣故也。
  △三結成。
  此約最鈍根具經五味。
  【□註】最鈍根。妙玄十(廿四)云。自有一人歷五味。如小乘根性於頓如乳。三藏如酪。乃至醍醐。方得究竟。(文)即最鈍根性也。
  △二中根。
  其次者。或經一二三四。
  【□註】其次者。妙玄十(廿四)云。自有利根菩薩。未入位聲聞。或於三藏中見性。是歷二味。自有方等中見性。是歷三味。般若中見性。是歷四味。(文)據此。則一味不得入。至於二味。乃至三味不得入。至於四味。皆名次根也。
  【■補】此釋次根不定也。未入位者。未入四果定性根性。大小未定也。若入聲聞定性正位。是不能發三菩提心。何以故。以與生死作障隔故。謂二乘滅智灰身。永斷生死。不能復入生死益物也。既未入位。或於藏等密聞圓常而見性也。
  △三上根。
  其上達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實相。何必須待法華開會。
  【□註】上達根性。妙玄十(廿四)云。自有一人稟一味。如華嚴純一根性。即得醍醐。不歷五味也。大經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文)即上達根性也。前四時中。鹿苑密入。餘皆顯入。故云味味得入。於法華中。但論增道也。
  【■記】此釋味味得入者。謂鹿苑。有八萬諸天。聞轉生滅法輪。密證無生法忍。是為密入。若華嚴方等般若時。皆是顯入。來今法華會中。不謂顯入密入。但論增道損生也。
  【□註】法界實相。一體異名。上有味味之言。故重云耳。若輔行云實相。是別理。法界。是圓理。據大經。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初地同住)是接入別。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圓教二住)是接入圓。以教判文。理還不異。
  【■記】此料揀法界實相。名異體同。次釋重舉意。謂由上文有味味之言。為欲對之。故重云法界實相。二名耳。若輔行下。一段文。乃玉師約義引文。而為點示。非輔行之全文也。
  【■補】輔行云。大經佛說觀因緣智。四種不同。得菩提異。說是語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章安云。三乘同觀第一義諦。智解不同。一生二生。是破無明一品二品。實相是別理。法界是圓理。即利根接入別圓也。四智得菩提異者。謂只一因緣第一義諦。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彿菩提。乃是通教之機。通前通後。同觀一法而得四種之異也。一生二生是破無明一二品者。通教一真含二中能解。即為別圓所接。然不能定其是別是圓。且據破惑無明多少。以分利鈍。次第。一心。而判別圓也。又別家明教。若初地至二地。仍經多劫。時長行遠。從無超證之義。若圓家一生。可超十地之階。況復一二。故一生是別。二生是圓也。實相是別。法界是圓者。以四教義判涅槃文。謂一生實相。是接入別。二生法界。是接入圓也。若尅實論之。法界實相。只是一體。原無有異。
  △四總結綱文。
  上來已錄五味五時。化儀四教。大綱如此。
  【□註】籤云。言次第者。華嚴初云。於菩提道場。始成正覺。在初明矣。諸部小乘。雖云初成。自是小機。見為初耳。據信解品脫妙著麤。故居其次。大集云。如來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在鹿苑後。仁王云。如來成道。二十九年。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在方等後。亦知仁王在大品後。法華云。四十餘年。大經云。臨滅度時。當知次第有所據也(文)。
  【■記】此示五時次第也。華嚴云。世尊在摩竭提國。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華嚴第一時也。四十二章經云。世尊成道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為最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故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然是小機。見初成道耳。據信解品脫妙著麤之文。鹿苑第二時也。大集序品云。爾時如來成道始十六年。廣知眾中。多修梵行。悉來大集。堪任受持菩薩法藏。即為宣說。菩薩所行之法。先示諸佛大神通力。為諸菩薩。令知諸佛境界。方等第三時也。仁王般若云。大覺世尊。前已為我等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般若。光讚般若。故般若第四時也。法華云。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大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告。乃至有頂眾生。世尊將欲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故此二經。同第五時也。是知五時次第有據矣。
  【□註】此乃別論次第。通則不然。如妙玄十(二)云。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云。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乃至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峻嶺。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何者。迦留陀夷。於法華中面得受記。後入聚落被害。作結戒緣起。又如身子。法華請主。後入滅。均提持三衣至。佛問。五分法身滅不。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