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心。仍在習果無生忍位。四執寶破。赴物說四是也。
  【□註】雖分三境。只在一心。用觀推求。正在修德。蓋末代行者。離四句外。無修觀處。今文云具足無減等。即性德也。即空假中。即性而修也。如義書(第二義云)心具三千是假。此之三千。(假觀)非法性。(自生)無明。(他生)自他共離而造故。(空觀)約此空假。遮照不偏。名為中道。(文)又輔行釋修德云。不得而得。三諦宛然。(文)不得者。空觀遮情也。而得者假觀照性也。遮照不偏。中道在焉。今缺明化他境者。修德離四性時。而有無妨四說之解。即化他也。
  【■備】此以今文會通三境。初二句。會通性德境。次二句。會通性修境。如義書下。引證即性而修。又輔行下。重證即性而修。次行半。申明輔行文義。今缺明下點示化他一境。文相雖無。約義却有也。意謂此文於三境中。點明用觀推求。正在修德。此玉師一片婆心。示修觀下手處也。後人於一念三千。性德亦似了了。而未能深入者。病在不用四句推求之故。四句推求。即觀此具。謂從法性生。從無明生。從法性無明共生。或從離生。俱不可得。只此不可得處。即不思議境。即不思議觀。如此境不現前。即重提起四句推求行住坐臥。頃刻莫離。勤加五悔。無論時日。務得三諦泠然。一心無寄。遮照同時。法界洞朗。此是止觀氣分。既得實心。以緣實境。則實緣自然次第而生。實實迭注。心心無間。豈有不入實理者耶。輔行問。前性境及前章安料簡中。皆云一心任運具足。今此何得對緣推耶。答。今此正推一念心起。已具三千。故推此具。為心為緣。若推此起。起不可得。念與三千。俱不可得。不得而得。三諦宛然。須知若推此起起不可得四句。正是用觀推求。不得而得二句。正是遮照同時。法界洞朗時候。從此發品信觀行證。相似分真。不離此境。是為上根。或推之未入。昏散重增。則發宏誓以助觀。善巧總別以安心。再未能入。此必破法之故。用無生門以遍破之。辨通塞以檢校之。加以三十七道品次第調試。八萬四千事惡對治助開。果能如此。未有不得證入者。所謂中根二或七也。下根具用十者。亦一往分之。是以輔行云。為中下根。更須後法。不必拘定。又修觀中。必有境發。如病煩惱見禪等。倘心安於諦。不須更換。或境強觀弱。則當以所發之境。依止觀中別以為觀。使境消而仍歸於不思議。或即所發境而證入。在學者自察之。此是起修要處。不厭詳細。幸毋略焉。釋不思議境竟。
  △二真正發菩提心。
  二真正發菩提心。謂依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憫己憫他。上求下化。故經云。又於其上。張設幰蓋。
  【□註】輔行五中(十四)問。應先起誓。後觀妙境。何故境後方云發心。答。境前非不發心。具如五略中意。今發重為成觀。故須緣理益他(文)。
  【■記】輔行云。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為發。不依教道。名真。依三諦理。名正。菩提。即是所期之果。妙境。即是所行之路。心。即能行能趣。有情以無始來。隨逐塵染。不知無緣體徧法界。惟隨妄我慮知之境。今依聖教。從迷反迷。故名為發。制此慮知。令上求下化。復名為發也。如五略意者。謂以五略而攝十廣。則初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即發大心。六方便。七正修。即修大行。八果報。即感大果。九起教。即裂大網。十旨歸。即歸大處。是故境前非不發心也。今發下。正答今後發心之故。
  【□註】大意五云。觀境不悟。須加發心。此人無始以起宏誓。今由觀境不契於理。重須發誓。於靜中思惟彼我。鯁痛益他。無量劫來。沉迴生死。縱發小志。迷菩提心。我今雖知。行猶未備。故重發誓等(文)。
  【■記】此引大意示明境後重發之意。初明自行觀境不契。故重發誓。次明利自他行未備。故重發誓。所言思惟鯁痛者輔行云。思惟是宏誓之始。鯁痛是悲願習成。鯁者。魚骨刺喉。痛者。傷苦之甚。是故重發誓願也。
  【□註】張設幰蓋者。文句五(二十七)云。譬四無量。眾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
  【■記】此釋張設幰蓋者。以慈能覆護一切。其猶幰蓋之遮蔭一切也。
  △三善巧安心止觀。
  三善巧安心止觀。謂體前妙理。常恒寂然。名為定。寂而常照。名為慧。故經云。安置丹枕(車內枕)。
  【□註】輔行五中(十七)云。善以法性自安其心。故云安心。(文)大意六云。安心者。先總。次別。所言總者。以法界為所安。以寂照為能安。若知煩惱及以生死。本性清淨。名之為寂。本性如空。名之為照。此煩惱生死。復名法界。此即法界體用互顯。體是所安之法界。用是能安之寂照。所言別者。雖復安之。彌暗彌散。良由無始習性不同。故今順性逐而安之。謂宜聽宜思宜寂宜照。隨樂隨治。隨第一義。何以故。有因寂照。而善根增長。有不增長。有因寂照煩惱破壞。或有不破。見理亦然。或聞思而回轉。或聞思相資。未可卒具細尋方曉。(文)今文略明總安心。故云常恒等也。
  【■記】此釋善巧安心法也。初行。略引輔行總釋。大意下。詳示總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