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動。無修無證故名不出。是名真實大乘。如虗空無染.無戲論.無文字。若能如是觀。是則為見佛。故大乘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大涅槃者即是不生。不生即是不可說。大品經云。若有能如是觀十二因緣。即是坐道場。是為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無量眾生。當知如是菩薩為如佛也。是知末世出家在家菩薩欲學佛法。求不思議解脫者。不可出三觀法門也。
  第五明三觀攝一切諸法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即是般若。般若攝一切諸法。即是三觀攝一切法也。今明三觀攝七種法故。即攝一切佛法也。七種法者。一攝理。二攝結業。三攝依正二報。四攝智。五攝行。六攝位。七攝教。今略約七法攝一切佛法。罄無不收。
  一三觀攝一切理者。一從假入空觀攝真諦。二從空入假觀攝俗諦。三中道觀攝中道第一義諦。三觀攝三諦之理。理無不周。三諦之外更無別理。但有時約因果為四諦。有時合為二諦一諦。已依前釋今不重明。二明三觀攝一切惑者。迷理之惑不過三種。若是見思取相之惑。九十八使皆從迷真而起。若說初觀對破此惑。說藥知病。即攝九十八使也。若說塵沙無知是迷俗之惑。為第二觀之所治。說藥知病即攝一切恒沙無知也。無明住地惑者。此從迷中道第一義而起見思別惑。若說中道第一義觀。正治無明別惑之見思。說藥知病。即攝無明界外一切別惑也。
  三攝正依二報者。正報即是一切五陰眾生。依報者即是一切國土所依。若說從假入空觀。即攝一切二十五有界內有為緣縛眾生凡聖同居依報國土。若說從空入假觀。即攝一切方便有餘五種正報無為緣縛眾生有餘依報國土也。若說中道第一義觀。即攝一切三賢十聖自體緣縛眾生實報無障礙國土。三觀圓極。三諦理淨。即是毗盧遮那常寂光土也。四明攝智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攝十智。一切諸智不出三智。三智之外無別勝智也。譬如摩黎山。餘無出栴檀樹。除此三智。雖有種種世間之智。皆為一切智方便所攝也。此義類前說。今不重明。五攝行者。所謂攝一切行。如一行三昧等四種一行三昧。三觀往攝一切一行。若攝二行。如二聖行等一切二行。若攝三行。如三三昧等一切三行。若攝四行。如四念處等一切四行。若攝五行。如五根等一切五行。若攝六行。如六波羅蜜等一切六行。若攝七行。如七覺分等一切七行。若攝八行。如八聖道等一切八行。若攝九行。如九次第定等一切九行。若攝十行。如十一切入.十波羅蜜等一切十行。如是攝百千萬億阿僧祇等行行慧行一切諸行。三觀往約四種道諦。一一釋諸法門所攝。[聲-耳+正]無不收。
  六次明攝位者。若明初析假入空觀。即攝七賢七聖位二十七賢聖。約二諦明三觀。攝三藏佛位。體假入空。約二諦明三觀。攝通教三乘之位。別相三觀但攝別教五十二心賢聖之位。一心三觀攝圓教一切五十二心位。至下明四教斷障判位中更當開說。七攝教者。明諸佛菩薩因修三觀得入聖位。為利眾生起教益物。雖言教無量。並為三觀攝也。所以者何。第二第三觀即攝華嚴經。初析假入空觀即攝三藏經。析假體假入空觀。第二第三觀攝一切方等經。若但說體假入空之初觀。即攝摩訶般若經。若但說中道第一義諦觀。即攝法華經。若析體二種入空觀。第二第三觀即攝涅槃經。故云是大涅槃即是諸佛法界。料簡與方等經同異之相。已如四悉檀義分別。是故舉三觀觀無明一念因緣所生之法。如一微塵攝三千大千經卷尚不足疑。何況前所攝經也。
  第六約斷結清淨釋維摩詰義者。三觀斷結。教門不同。略有三種。一者斷三諦惑證三諦理。智證理時。斷德成就。惑障俱亡。此同拙度之相。非此經所明不思議之斷惑也。二明不思議三觀。見不思議三諦之理。不斷見.思.塵沙無明之惑。與三諦之理相應。一心三觀之智不礙煩惱。煩惱不障一心三觀之智。智不斷惑。與理諦相應。即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故此經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脫。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之法門也。菩薩住是解脫。能以須彌內芥子。種種示現。三正用三觀釋毗摩羅詰栗致淨無垢稱義者。淨名居士因緣所生之心。三諦之理。性常皎然。目之為淨。不斷三諦惑障。能起一心三觀三智之智。明解脫。智明解脫。雖處三惑之內。不為三惑所染。故稱無垢。一心三智會三諦之理。大用無方。稱機而化。故名為稱。故云淨無垢稱義也。
  第七用三觀釋此經一部義者。略為二意。一釋經玄五義。二正用三觀通釋此經文。一釋玄五義者。初用三觀釋淨名之號。已如前說。二次釋經體。第三觀顯不思議正道之理。即是真性之體顯也。三釋經宗者。三觀斷三諦之緣縛。即是四種佛國之因行。行成得四種淨土之果也。四釋經用者。三觀破三諦之惑。即是析伏之義。攝三諦之理善。即攝受義。即經之用也。五明教相者。此經約三觀明教。與餘有同有異。具如前釋。即判教相也。二正約三觀釋此三卷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釋室外。二釋室內。三釋出室。一釋室外四品。三觀成佛國因果之義也。已如明宗所說。即是釋佛國品也。次析體二種入空。釋方便品訶諸國王長者。體假入空第二第三觀。釋弟子品訶十大弟子之意正在此也。次第三中道第一義觀。釋菩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