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但教一心持名。不假方便。即得成就如是莊嚴。所以出廣長舌。異口同音。稱讚我佛一心持名之法。是眾生難信之法。是諸佛難行之事。汝等眾生。常信一心念佛。是諸佛已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之所護念者也。
  若能深信一心持名。則心心清淨。念念解脫。根根塵塵週徧法界。皆成莊嚴淨土矣。豈非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微塵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哉。我佛正以一切眾生病。在多知多見。若更立知見。而破知見。反生知見。而病其知見也。是故但教彼一心持名。不假觀行。自成觀行之功。不假破立。自成破立之因。若於一心不亂之中。復作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等解。不亦大失其一心不亂正旨乎。又況以寂照能所。止觀是非之名言分別。反惹起他五濁眾生邪見邪緣。而誤其自心清淨現量之正法乎。
  余所謂念佛之法。妙在全提。當人本心自性。不可思議威力。使其念念憤烈。時時逼真。自然超越世間。以獲自在殊勝。豈不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旨相參哉或有信此言。是直指之妙。可以普攝三根而歸正覺。何淨土蓮花。乃有九品之次第乎。雖此一心自覺聖智。法門元無等級。其如眾生根性。有大小之別哉。若能了此全提一心之旨。則知千紅萬紫不異春光。萬派千流皆同濕性。至於水漲船高。泥多佛大。又在行力之勤惰。與信願之淺深耳△當知。六道凡夫。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了生死。二乘聲聞。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越偏空。大乘菩薩。必須念此心佛。始得疾超法界。是故普賢長子。亦必念此心佛。始得圓滿華藏之莊嚴也。嗚呼。如此自念心佛。須深信此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始得轉身一路。身裏出門之生機也。不則正好參研雲棲大師彌陀疏鈔。其中融通藏海。透徹化機。而廣大悉備。無所不極其至矣。

  佛日石雨方禪師(嗣湛然澄禪師)

  師云。念佛有多種。有漸。有頓。有頓中漸。有漸中頓。如今人油口念佛。雖然也不知觀相。也不識西方。他後直至善惡業報盡時。這一句油口彌陀。也用得著。若是頓念的人。直下持名。或一日。或七日。念得一心不亂。不獨死後往生。即現身彌陀。全身顯現。更有要識念佛是誰的人。隨念隨扣。扣到無可扣處。忽然撞著。此便是頓中漸念的人。頓中頓者。也不管儞西方東土。也不管儞靜念散心。只要一句念得著。便是好手。所謂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雖然古人為甚麼。又道。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參。

  越州西遁居士祁淨迢(嗣三宜禪師)

  公。字季超。居學校中。有出塵想。尋訪知識。研窮個事多年。既契旨乎言外。遂印心於三宜和尚。惡祖庭秋晚襲其位者。多有解無行。因編宗門崇行錄以勵之。每以淨土一法作末後句。晨夕念佛。求生西方。為淨社。撰緣起云。淨土一門。吾佛宣之於先。諸聖僧修於後。其為度生死寶筏昭昭矣。自法運下衰。狂慧之流起而掃之。方自負。高玄超越。不知已入斷常二見。而莫之救也。請試言之。夫掃淨土者。大抵引心淨土淨之說。以為惟心淨土已耳。豈更有一土。為吾所往生乎哉。葢以心為谿達空虗之心。而已病於斷。以土為心外實有之土。而已病于常。不知言心則山河大地。正吾心也。心淨則山河大地。正吾淨心也。此之謂惟心淨土。而心淨土淨也。若如狂慧之徒。則但許有空空之淨心。而不許有即心之淨土。是推土于心之外矣。豈非外道之見乎。掃念佛者。大抵引有念成邪。無念成聖之說。以為一念不生足矣。何更多此一念。以執持名號乎。彼蓋以為頑空灰滅之無。而已病於斷。以念為實有自性之念。而已病于常。不知妙無。原非斷滅。則妙有即妙無也。諸念。本無自性。則見性即無念也。此所謂聖邪之分。在有無之間也。若如狂慧之說。則但知滅念為無念。而不知即念之無念。是撥有於無之外矣。又豈非外道之見乎。茲有憫此二念之徒。慨然語予曰。世誠不乏盲修淨土。不悟惟心土者。然其病猶易治也。惟拾禪宗之餘唾。昧大慈之方便。負莾蕩之狂見。入外道之罥網。病在膏肓。治之較難。故療之須亟。吾將合禪淨。融事理。挽頹風。報佛恩。公其為我作緣起。告之眾善。予曰。吾素志也。佛說淨土一門。乃大方便。速脫生死之妙法也。若能信得此念佛者。即是彌陀法界全身。即是無量諸佛法界全身。則彌陀接引願力。即吾人念佛之力。吾人念佛之力。即彌陀接引願力。原無彼此。亦非感應。如大海中漚。東沒西湧。有何間隔。有何程途乎哉。蓋此一念。原具如是不思議神通妙用。惜乎。人人自有。不自知耳。若于知生知死處。不能無疑。急宜深信。此一門將一句彌陀。靠定如一座須彌山相似。八風萬緣。推引不動則念念是彌陀放光。時時是彌陀說法。永明云。萬修萬人去。非欺我也。如或偶然失手。將一座須彌山。一推推倒大地。平沉虗空粉粹。且道。諸佛彌陀。與大眾立在何處笑笑。
  居士。又作淨土偈小序云。常見狂慧之流。倚禪宗輕淨土。人謂其不識淨土之旨也。余謂其正不識禪宗之妙。夫既知禪宗。則婬坊酒肆。無非道場。豈七寶莊嚴。獨非道場乎。樵歌牧唱。皆演般若。豈金口宣揚。獨非般若乎。粗言細語。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