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十二炷。供養圓覺妙經。唯願承此功德。早見彌陀世尊。誓度法界眾生。同歸大圓覺海。

  圓覺彌陀二經合讚

  大矣哉。圓覺妙經。真渡我出迷流之寶筏也。若不讀此經。安知現前一念。竪窮橫徧無法不具。若不知現前一念。竪窮橫徧。無法不具安信有十萬億佛土外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若不信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安肯死心持名。發願往生。若不肯死心持名。發願往生。安能速離苦海。早見。彌陀。若不早見彌陀。安得一時頓現自心本具無量功德也哉。

  刺血寫阿彌陀經發願

  娑婆教主。在祇園會上。說出一卷阿彌陀經。六方恒沙諸佛。同聲稱讚。同為護念。復出廣長之舌。徧覆大千世界。普勸眾生。應當信受何哉。蓋此經。乃直顯眾生久迷之自性。大暢諸佛普度之本懷故也。故經云。將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百年。眾生遇斯。皆可得度。若有眾生。聞斯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古崑為此。述禮。想儀奉為日課。再欲將斯經典。廣為人說。以報佛恩。舌鈍心昏。不能滿願。豈不恨極。障深福薄。乃至如此想在俗不遇此經。決不能發意出家。出家不仗此經。決不能死心念佛。此恩此德。難報難酬。是故每想刺血。書寫此經。以自供奉。愧無忍力。不敢下手。直至同治癸酉。忽得舌病。經久不除。定是累生妄語之報。若不懺悔必墮三途。因此發決定心。對釋迦像前敬刺舌血。書寫阿彌陀經。又然臂香九炷。供養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六方世界恒河沙數諸佛。發願云。
  弟子古崑。見經中說。已發願若已生。今發願若今生。當發願若當生。是故我今。至心發願。
  我得舌病難除滅  定是累生多妄說  發心書寫彌陀經  為表至誠刺舌血  以此勅血之善因  懺除舌根諸惡業  願我臨欲命終時  下品蓮華定得入  唯願蓮華速速開  早得如來廣長舌  誓入娑婆惡世中  將此妙經細解說  隨聲出現妙莊嚴  普令見聞生歡悅  人人皆念阿彌陀  箇箇同生極樂國  仰願彼佛及本師  并此經中六方佛  大慈大悲同證明  我願如是無休歇
  直顯者。圓中鈔云。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但舉假名。全收實法故曰一稱嘉號。萬德齊彰。是則依此經修。但以稱佛名號。六字音聲。而為所緣之境。無以觀佛相好。以濫經宗。要解云。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故徹悟云。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無名。以名召德。名外無德。本徧一切本含一切。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蓮宗行者。當從者裏信入。又云。深信切願。專懇持名。能於念念中。齊澄眾染。圓顯本空。頓契靈源。直趣果海。徑路序所謂。一句彌陀。乃橫絕迷源。直投覺海。至簡易至直捷之大方便也如上引證。皆直顯之旨願持名者。同盡心焉。光緒元年。歲次乙亥。佛涅槃日。於法源庵之報恩關。發此願也。

  刺血寫四十八願九品觀章發願

  同治元年。古崑在佛頂山慧濟寺。閱淨土十要。至寶王論中。知智者大師。臨終令讀四十八願。九品觀章想智者。乃東土釋迦。臨終令讀。豈非至要之言。因此熟讀奉為日課。為感得聞彌陀願力。九界普收。惡逆之人。能稱十念。亦必往生。是故刺血書寫以常供奉。發願云。
  我今刺身血  敬寫六八願  願我命終時  得見彌陀面  又復然臂香  炷數四十八  供養阿彌陀  願速生彼剎
  我今刺身血  敬寫九品經  願我早離苦  早得下品生  又然香九炷  供養華池佛  願求命終時  蓮現如初日

  自慶聞法然身香發願

  我弟子古崑。從於無始以至今生。常因三毒。造罪無邊。今雖出家。得聞佛法。三毒之心。依然常熾。倘不聞彌陀有十念之願力。蓮池有九品之方便。那敢現世求願往生。若不想現世往生。必定退失善根。轉貪利養。非佛護念。安有今朝。是故於解七之際。敬然身香五炷。供養娑婆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感入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令我得聞彌陀名號。死心執持。又然身香十八炷。供養六方世界一切諸佛。為感護念阿彌陀經。及聞是經受持者。(要解云。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又然身香四十八炷。供養西方極樂世界光壽無量阿彌陀佛。為感因中所發四十八願。以名號功德。普度有情。至稱十念。亦得往生。又然身香九炷。供養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阿彌陀佛。為感果上所開九品方便。令惡逆眾生。十念稱佛。得生寶池。我弟子古崑。以此然香功德。至心回向。唯願六方諸佛。兩土世尊。慈悲證明。哀憐攝受。願我盡此報身。決定得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下品華內。承佛冥加。一彈指頃。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然臂香供楞嚴觀音圓通偈發願

  我然臂香十二炷。供養楞嚴圓通偈。願我早生七寶池。早淨耳根聞妙諦。
  楞嚴經觀音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