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礙法。猶尚不著。何況隨世妄情而生執著耶。如斯念佛。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念他方佛即是念自己佛。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是普生一切諸佛淨土。而無所生也。

  舉一全收

  真歇了禪師曰。或曰。唯心淨土。人人本具。何不直下承當。反求之於十萬億剎之外耶。答曰。若會得唯心淨土。豈但十萬億國微塵剎土亦未為遠。豈不見普賢菩薩於一毛孔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李長者云。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毛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故。彌陀世尊直示心中之一佛耳。若指心之全體。不但唯心淨土地獄天宮唯心所現。經曰。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又曰。既是圓融無礙。如何定指西方。答曰。只為法界圓融故。法法不離本位也。極樂遍在一切處。乃舉一全收也。如帝釋殿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雖珠珠互遍。而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而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彌陀淨土即千珠之一。十方國土一一皆十珠之一。三乘人天。地獄鬼畜。一一無非千珠之一。聖人善巧方便專念阿彌陀佛。乃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

  ○法相門第三

  諸佛所證。唯一理而已。究而言之。理尚叵得。而法相何有焉。雖然亦一往之語耳。祖師曰。性雖是一。而無定一之性。故使三千色心。相相宛爾。昧者不達。執一理而破差別者有焉。是亦撥波而求水也。若知差別即一理。一理而不礙差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何所擇焉。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之謂也。

  道有難易

  龍樹菩薩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難行則久乃可得。是墮聲聞緣覺地者。或有勤行精進。以信方便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必定得阿耨菩提。是故常應憶念。偈曰。
  若人願作佛  心念阿彌陀  即得為現身  故我皈命禮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  執持稱名號  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淨者  華開則見佛
  十疑論云。難行道者。在五濁惡世。求阿毗跋致。甚難可得。略說有五。一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唯有自力。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易行道者。謂信佛教念佛三昧。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船。須臾千里。亦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輪王力也。

  定散二業

  天台大師觀經疏云。根有利鈍。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大本就此。故云不生。此經明觀。故得往生。山堂彥倫法師云。諸大乘經勸生淨土。因通二種。一定二散。定謂即心觀佛。想彼西方依正主伴。唯心本具。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諦圓融。一心具足。故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乃至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是如來親示。唯心三昧。圓常觀體。了彼淨土。依正色心。悉我自心。性具功德。即境為觀。心外無佛。性外無土。觀之不已。證無生忍。二者散善。用純實心。信有西方。一心不亂。繫念彌陀。一日七日聲聲不絕。念念無間。經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佛及聖眾現在其前。唯事想彼國。但無三觀。名散善耳。故三種淨業回向願生。咸登極樂。若定若散。利根鈍根。皆淨土因。咸趣無生。永無退轉。

  揀示西方

  此方儒典。以佛為西方大聖人。言釋迦出天竺國。而教流中夏也。在昔法顯玄奘往西天求法。皆指五天竺國而言。或云乾篤印度。梵音賖切也。居閻浮之中漢地在閻浮東。偏但相去數萬里耳。閻浮在須彌海南。兼餘三洲。為一四天下一世界也。如是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總是娑婆化境。為一佛土。若經典所言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過十萬億佛土。一佛土者大千世界也。彼極樂國。梵語須摩提。華言安養。或云清泰。彌陀在彼現在說法。修淨業人。發願往生。即此處也。雖遠在十萬億剎之外。而不離自心。佛神力故。一念即生。實不遠也。世之學佛者。不諳此說。皆言。西方去此十萬餘里。但指天竺國耳。加以八千乃無稽之言。唯柳子厚白樂天記文。言之頗詳也。

  二土苦樂

  無為居士曰。一切眾生未悟正覺。處大夢中。六道升沉未甞休止。諸天雖樂。報盡相衰。修羅方瞋。戰爭互勝。旁生飛走。噉食相殘。鬼神幽陰。飢渴困逼。地獄長夜。痛楚號呼。得生人趣。固以為幸。然而生老病死眾苦嬰纏。唯是淨方更無諸苦。蓮苞託質。無生苦也。寒暑不遷。無老苦也。身非分段。無病苦也。壽命無量。無死苦也。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也。上善人聚。無怨憎會也。華裓香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