哉。今彼三家村裏愚夫愚婦雖不識理。以信實有彼土故。於命終時反得往生。彼畏有陷空之人。因認緣影為心。謂無外土。故雖修道行還受生死。如是則知彌陀光明威德願力常在世間化事不息。尚欲攝取逃逝專忘眾生。況憶念佛者豈不生也。又彼國土既勝。其求生者亦必當深心起勝願行。或單稱名號專持一呪及但旋繞禮拜乃至燒香散華六時懺悔。盡撥世緣一心專注。觀佛形容與白毫相。不不懈廢命終定生。更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勸進行者。修如此法亦生彼也。若得生彼。非止得生。又能了知。如上著實努力念念求生之時。正是無念無求無生之理。何以故。即精修是無修。非謂不修是無修也。若果謂一切放下善惡無著坦蕩無礙為無修者。又何異斷見外道。非愚癡而何。豈不聞古人以色相反為無相。以深修乃為無修。以彼例此。法法皆爾。可不審之。今念人命無常轉息來世。又況塵事連環如鈎鎖不斷。若不能於是事縈心塵勞鬱結時。及正當得志歇手不得處。一割割斷。起願立行。盡力一跳。焉得應念生彼。是故我今作禮。奉勸佛子皆當一心精進而行也。
  此說因吾卿大方李公居士作勸念佛圖請著語。於中故述此云。
  時洪武乙亥九月二十日書附

舊跋

  淨直向讀雲捿大師法語。便知有淨土法門。然猶謂淨業與禪正如春蘭秋菊不妨各擅其美。未知淨業即是無上深妙禪也。自丁亥冬登祖堂禮蕅益大師。聞禪淨不二之談。謂不惟不可分。亦且無待合。雖慕之而竊疑之。今讀此念佛直指。方信蕅師實非臆說。兼信永明大師四料簡語直不我欺。故力募眾緣刻印流通。而眾友亦各歡喜樂助。當知阿彌陀佛弘誓願力貫徹于人心久矣。刻既成。敬跋數語以識法喜。
  辛卯中秋望日淨業弟子車淨直書于四蓮居時年六十

  淨土十要卷第七

  (弟子邢時俊捐資刻此念佛直指。奉薦先考邢艮。先妣潘氏。伏願承斯勝利淨滌娑婆故業。早生極樂珍池。發菩提心。蒙佛記莂。普與眾生同歸寂常覺海)。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卷第八

  述曰。靈峰老人有懷於淨土要典隨緣會取次流通。癸巳後尚名九要。成時白老人云。西齋詩千古絕倡。請以十要行。庶可稱觀止矣。老人撫掌稱善。甲午成時從金陵入山。老人曰。西齋湯頭而今亦有忌味。為作甲乙[黑*主]矣。成時竊訝。老人笑而示曰。者話最忌涉理。淨土塵塵不思議。說淨土須遮他本不思議。儻涉理稍未圓。一輩愚人遂謂別有。成時聞之瞠乎大駭。因思中峰懷淨土詩非不入妙。然可置之禪宗。不可置諸淨土。淺人愛其提掇。恐有欲立反破之弊。西齋一味闡揚不思議身土。而奇才妙悟字字與不思議之白毫赤珠相當。如蘭亭字少陵詩人不能學。然後知別提掇者皆偏也。愛偏鋒者皆淺也。此話甚難說得。西齋公案話乃大行。乙未老人西逝。丁未余適金陵。見九要板燬散。爰有重刻之舉。謹奉靈峰西齋詩選本編為第八簡。刻老人所製贊於簡端。顏全書為十要。原詩三卷而中下兩卷於七言氣格稍不稱。致使文人有英氣者未免錯過希粟之談。細翫之天。然五言本色也。遂以五言行。識其緣起如右。

靈峰蕅益大師西齋淨土詩贊

  稽首楚石大導師  即是阿彌陀正覺(末法能如此高提祖印者甚難甚難)  以茲微妙勝伽陀  令我讀誦當參學(此為後來讀此詩者指示榜樣。即二有參入妙三觀令四悉冷然)  一讀二讀塵念消  三讀四讀染情薄  讀至十百千萬遍  此身已向蓮花托  亦願後來讀誦者  同予畢竟生極樂(畢竟亦有事理。事則決定趣向。理則不在別處)  還攝無邊念佛人  永破事理分張惡(此楚石大師賦懷淨土宗旨。亦是靈峰老人選詩本旨)  同居淨故四俱淨  圓融直捷超方略(二句和盤托出。却深固幽遠無人能到)
  成時曰。事理分張。惡者謂捨西方功德莊嚴之阿彌陀佛而別計自性彌陀。捨西方功德莊嚴之極樂世界而別取唯心淨土。此則事理乖張成大邪見。自他俱賊隳正法輪。的是惡見惡業。當來必受十方阿鼻大惡報也。同居淨故四俱淨者。謂西方極樂世界超勝十方一切淨土。然其故不在上三淨土而在同居。良以博地凡夫圓證三不退。下品人民與一生補處之上善人俱會一處。正報既爾依報亦然。緣生勝妙五塵與妙中諦稱性五塵非一非異非遠非近。所以橫豎俱超橫豎俱即。最為不可思義。信則當下便是。擬議則乖。乖則賢智不可以為道。是則愚夫愚婦與知與能。故曰圓融直捷超方略也。

西齋淨土詩(卷一)

    四明沙門梵琦著
    西有沙門智旭點定

  懷淨土詩(并序○七十七首)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說者曰。睨而視之猶以為遠。信斯言也。阿彌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神通光明華池寶座瓊樓玉宇皆我自心發之。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昔天衣懷禪師親見明覺。盡佛祖不傳之妙。常修淨土。垂問學者曰。若捨薉取淨則是取捨之情。若言無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