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三天人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通序竟。
  △二別序。發起序也。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倡依正名字為發起。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如梵網下卷自倡立號云。我今盧舍那等。智者判作發起序。例可知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娑婆世界)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無疑也。西方者。橫亘直西。標示現處也。十萬億者。千萬曰億。今積億至十萬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須彌山東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鐵圍山所遶。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過如此佛土十萬億之西是極樂世界也。問。何故極樂在西方。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自十一萬億佛土視之。又在東矣。何足致疑。有世界名曰極樂。序依報國土之名也。豎約三際以辨時劫。橫約十方以定疆隅。故稱世界。極樂國。梵語須摩提。亦云安養.安樂.清泰等。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如下廣釋。然佛土有四。各分淨薉。凡聖同居土。五濁重者薉。五濁輕者淨。方便有餘土。析空拙度證入者薉。體空巧度證入者淨。實報無障礙土。次第三觀證入者薉。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常寂光土。分證者薉。究竟滿證者淨。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薉佛土。今約信願行三。彌陀名號不思議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極樂最極清淨也。此則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方是極樂淨土宗旨。下明義處皆然)。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也。翻譯如下廣釋。佛有三身。各論單複。法身單指所證理性。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法身複者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報身複者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化身複者示生化身.應現化身。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雖辨單複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竝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士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誠語指示令專一故。簡非乾城陽燄。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虗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非權。破華嚴合論之譌。非邪。破末世積迷之習。此二料簡尤大有關係)。圓彰性具令深證故。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非未來未成。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復次二有。現在勸信序也。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復次彌陀。序佛說法。序法現在。海會序僧。佛法僧同一實有序體。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竝運也。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初又二。初徵釋。二廣釋。初又二。初徵。二釋。今初。
  舍利弗。彼土何名為極樂。
  △二釋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今初。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沈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二約所受用釋(此亦轉釋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故。下廣釋一科亦然)。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以嚴際畔)。七重羅網(以嚴空界)。七重行樹(以嚴露地)。皆是四寶周帀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七重。表七科道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