諍念王者。阿彌陀佛是也。寶海大臣者。釋迦牟尼佛是也。似此君臣道合。名為攝折二門。是故阿彌陀佛在彼淨土。接引眾生。釋迦牟尼佛在此娑婆。教化眾生。
  (柔輭自墮者。宜以攝受法門化之。如說安養功德莊嚴等。剛強自是者。宜以折伏法門度之。如說娑婆苦難昇沉等)。

菩薩因緣

  悲華經又云。爾時寶藏如來。復告第一不眴太子。(即轉輪王之子)今當號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般涅槃。(此云入寂減)後當成佛道。號普光功德山如來。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次當作佛。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汝以願力。取清淨土。復號汝為大勢至。
  大阿彌陀經云。佛言。彼佛(即阿彌陀)至般泥洹(即涅槃)時。觀世音菩薩乃當作佛。掌握化權。教化度脫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泥洹之道。轉相教化度脫。一如大師阿彌陀佛。無有窮極。復往無央數劫。乃般泥洹。其次大勢至作佛。掌握化權。教化度脫。一如阿彌陀佛。經歷刼數。永無般泥洹時。

  淨土全書目次

卷上
  序  佛祖因緣  菩薩因緣  淨土原始  淨土起信  淨土定式  修持要約  淨土扶迷

卷下
  淨土果證(沙門往生類 王臣往生類 處士往生類 尼眾往生類 婦女往生類 惡人往生類 畜生往生類)  念佛現應

  淨土全書目次(終)

  

  淨土全書卷上

    宋國學進士 王龍舒先生 著
    後學 俞行敏惠公甫 重輯

  淨土原始

  經言。西方淨土以七寶莊嚴。常清淨自然。無一切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長生不老。其景序常春。無復寒暑。大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梵語。名阿彌陀者。此云無量。以我佛光明。照見十方世界。無有限量。凡念佛眾生。無不知之故。又名無量光佛。我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恒河沙劫。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我佛有大誓願(誓願見後)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華一朵。他日於其中託生。直脫輪迴之外。更得阿[鞥-合+(白-日+田)]跋致(華言不退轉)。
  彌陀經云。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帀圍繞。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又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又+万]陀羅華。又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是諸眾鳥。非罪報所生。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又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又云。【解】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大彌陀經云。【解】阿彌陀佛剎中。皆自然七寶相間為地。或純以一寶為地。光色照耀。奇妙清淨。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其國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地皆平正。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及坑坎井谷。亦無幽暗之所。無地獄餓鬼畜生。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無諸龍鬼神。亦無雨露。惟有自然流泉。亦無寒暑。氣象常春。清快明麗。不可具言。
  阿彌陀佛。講堂精舍。皆自然七寶相間而成。復有七寶。以為樓觀欄楯。復以七寶。為之瓔珞。懸飾其側。復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為之交絡。徧覆其上。殊特妙好。不可勝言。其餘菩薩聲聞所居宮宇。亦復如是。
  彼諸天及世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傘葢幢幡。微妙音樂。隨意而現。
  所居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悉化現而成。然宮宇有隨意高大。浮于空中。若雲氣者。有不能隨意高大。止在地上。如世間者。其故非他。能隨意者。乃前世求道時。慈心精進。益作諸善。德厚所致。不能隨意者。乃求道時。不慈心精進。德薄所致。所以別進有勤惰。德有大小。示眾見之。
  其內外復有自然流泉及諸池沼。與自然七寶俱生。有純一寶池者。其底沙亦以一寶。若黃金池者。底白銀沙。水晶池者。底琉璃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二寶為一池者。底沙亦以二寶。若三寶四寶。以至七寶。共為一池者。其底亦如是。
  此諸寶池。有方四十里者。有方五六十里者。展轉漸大。以至方二萬四百八十里。皆菩薩聲聞諸上善人生長之所。若彼佛池。其方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