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鍊磨期中事乎。一冬之期。先致米一石於常住。而晝夜鞭逼念佛。無斯須停息。仍每日必負薪。或遠在十餘里之外。打七然後暫免。何不移簡藏之供。而供此苦功辦道之行人乎。時僧顛倒。以至於是。處處皆然。吾亦不知其何說也。

  雲棲法彙(四十八問答錄出)

  問。放生魚鳥等。念佛持呪。願彼往生。可往生否。答。罪輕緣熱。承法力亦得往生。罪重緣疏。止滅罪改形善趣。放生呪願之人。福不唐喪。目連度蜂。作盟證。

  壽光禪師偈云

  放生贖命事雖庸  無限陰功在此中  一歲積成千種福  十年培養萬重功  已赴網羅遭困阨  將投湯火近驚忡  臨形遇赦恩無極  彼壽隆兮爾壽隆
  淨業弟子  (虞執西 嚴培西)仝敬錄

  雲棲淨土彙語(終)

  答虞德園

  前與彼辨者。姑置勿論。更辨之。前辨是折伏狂愚。今辨是與賢智者。平氣商確。乞勿作一例視之。極知居士愛我。必欲此刻為全書耳。我今此辨。亦如居士愛我。惟諒照是幸。

  共命鳥

  非也已。改作恐非矣。然不可不辨。共命不專極樂。雪山五天竺皆有之。法華諸經屢取為喻。註釋者止言兩頭。及翻譯名義俱然。曾無人身之說。即雞頭摩所傳圖繪。然亦無存。亦未聞何經傳載。此五通菩薩。言是人身也。豈得以工匠所作為准憑耶。故前辨云。有經論出載則可。且極樂地平如掌。無有諸山。今裝塑西方境。作山形。安可信也。時人于古聖賢註疏。恒求其錯。工匠人所作。反蹈常襲。故不敢作一語辨正。獨何歟。又云。蛇身亦得稱帝。夫蛇身者。尚稱為帝。而不稱為蛇。今人身者。反不稱人。而稱鳥耶。故前辨云。既是人身。不得稱鳥。愚意。蛇身者膚鱗鱗。如蛇皮耳。非真蛇也。若真蛇者。將橫身而稱帝歟。則儼然一蛇。何以御臣民。將正身而稱帝歟。則無手無足。裊裊如竹竿。何由而立。何由而坐。何由指揮動作。而行政事。乃至神農牛首。亦狀貌似牛。如沛公龍顏班超虎頭之類耳。若真雙角指天。兩耳披風。針其毛。長其喙。世所謂牛頭馬面者。閻羅王之部卒也。人將走而避之。之不暇矣。故昔人謂。外紀不可盡信。而共工頭觸不周。王充辨云。既不周號為天柱。共工力能觸之使折。何以戰而不勝。此論不徇舊說。痛快千古。今之共命。恐亦類是。

  白鶴

  按政和圖經云。鶴有玄黃蒼白。白為最良。穆天子傳云。天子至巨蒐二氏。二氏獻白鶴之血。以飲天子。如尋常白鶴。畜者頗眾。何必以獻至尊。若其獻者。必珍貴異常。世所希有故也。稍有黑毛。非真白鶴。若真白鶴。毛羽純白。不肖兒童時。聞一博古老人所說。高瑞南亦聞之。可證。又引鵞鷺亦白。然此等原不以白為貴。不可以例。如鶴白鸚鵡白龜白鹿白兔白象白。皆以白為貴。世所希有。鶴之純白。正是此類。請更詳之。

  耳所未聞目所未見

  經云。尚無惡道之名。即耳不聞此名也。不過極言其決無惡道耳。若云。亦必談及惡道。當有聞者。則彼土目中。且實見鶴雀。寧止耳聞。據此應改文云。尚有惡道之實。何況有名耶。前以彼恠行文倒說。不知其意若此。
  居士奇卓之才。淹博之學。震旦國中等埒無幾。今在禪門。正儒釋二家。望以為赤幟。而隨之轉移者也。不宜反為拘名滯相者所惑。宜以大方之論。折其小見。圓通之旨。破其偏枯。使正法大明于世。以報佛恩。乃分內事。奈何塞毗耶不二之門。較東西于曲徑。撤燈王師子之座。爭尺寸于繩床。非所望于後身之金粟也。如不肖者。不希法師之位。不慕善知識之名。不貪求四眾歸仰。即謗滿天下。甚而覆瓿代薪。亦任之而已矣。

後序

  自西有國名極樂。一名安養。一名清泰。余意即西域。而舘甥長孺謂。是界外不思議之境。其主預十六王子。嗣五十三佛。感應玄對。憶念靈通。比磁石湊金。澄流見月。古聖存而不論。闡提疑而不生耳。為三藏者曰。香光空說莊嚴。龍門點額。孺曰。唯唯。菩薩往焉。如稻麻竹葦焉。觀音證入佛慧。與勢至同攝眾生耶。否耶。學一先生者曰。舉足誕登道岸。無取遐方。孺曰。唯唯。名流頌焉。如綺采琳珪焉。孔稱西方聖人。即釋讚無量壽佛耶。否耶。(梁簡文帝。徐陵。宗炳。謝靈運。劉孝儀。梁肅。蘇頲。李白。柳宗元。權德興。于邵。穆員。王維。劉禹錫。任華。白居易。韋臯。姚合。張蠙。劉長卿。楊億。宋白。蘇易簡。文彥博。王旦。蘇軾。趙孟頫。先後讚頌西方之詞。並載文苑諸書。伏羲。女媧。及侍郎庾詵。縣尉馬子雲錄事唐于昶輩。往生淨土事。載正史并須彌像圖諸書。餘見往生集)淪七趣者曰。蓬來大有佳境。何必樂邦。孺曰。唯唯。羽士悟焉。如披砂值寶焉。金丹西是本鄉。喻金僊身依此土耶。否耶。(紫陽悟真篇云。釋氏教人修極樂。祇緣極樂是金方。大都色相惟茲實。餘二非真。謾度量。序中則云。黃老悲其貪著。乃以長生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若根性猛利之士。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