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枝而心若死灰【二】。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三】”
  【一】【注】非以此言为不至也,但能闻而学者,非自至耳。苟不自至,则虽闻至言,适可以为经,胡可得至哉!故学者不至,至者不学也。
     【疏】夫云能者,奖劝之辞也。此言虽至,犹是筌,既曰告汝,则因禀学。然学者不至,至者不学,在筌异鱼,故曰未也。此是老子重答南荣。
  【二】【疏】虚冲凝淡,寂寞无情,同槁木而不荣,类死灰而忘照。身心既其双遣,何行动之可知乎!卫生之要也。
     【释文】《若槁》苦老反。
  【三】【注】祸福生于失得,人灾由于爱恶。今槁木死灰,无情之至,则爱恶失得无自而来。
     【疏】夫祸福生乎得丧,人灾起乎美恶。今既形同槁木,心若死灰,得丧两忘,美恶双遣,尚无冥昧之责,何人灾之有乎!
     【释文】《恶有》音乌。《爱恶》乌路反。下同。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一】。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二】,〔物见其物。〕(一)人有修者,乃今有恒【三】;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四】。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之所助,谓之天子【五】。
  【一】【注】夫德宇泰然而定,则其所发者天光耳,非人耀。
     【疏】夫身者神之舍,故以至人为道德之器宇也。且德宇安泰而静定者,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
     【释文】《宇泰定》王云:宇,器宇也,谓器宇闲泰则静定也。◎家世父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人心自兆其端倪而天光发焉,自然而不可掩也,修其自然而机应之。人各自修也,各自见也,故曰人见其人。
  【二】【注】天光自发,则人见其人,物见其物,物各自见而不见彼,所以泰然而定也。
     【疏】凡庸之人,不能测圣,但见群于众庶,不知天光遐照也。
  【三】【注】人而修人,则自得矣,所以常泰。
     【疏】恒,常也。理虽绝学,道亦资求,故有真修之人,能会凝常之道也。
  【四】【注】常泰,故能反居我宅而自然(二)获助也。
     【疏】体常之人,动以吉会,为苍生之所舍止,皇天之所福助,不亦宜乎!
  【五】【注】出则天子,处则天民,此二者俱以泰然而自得之,非为而得之也。
     【疏】出则君后,处则逸人,皆以临道体常,故致斯功者也。
     【校】(一)物见其物四字依阙误引张君房本及注文补。(二)赵谏议本无自然二字。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一】。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二】;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三】。
  【一】【注】凡所能者,虽行非为,虽习非学,虽言非辩。
     【疏】夫为于分内者,虽为也不为,故虽学不学,虽行不行,虽辩不辩,岂复为于分外,学所不能耶!
     【释文】《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言人皆欲学其所不能知,凡所能者,故是能于所能。夫能于所能者,则虽习非习也。
  【二】【注】所不能知,不可强知,故止斯至(一)。
     【疏】率其所能,止于分内,所不能者,不强知之,此临学之至妙。
  【三】【注】意虽欲为,为者必败,理终不能。
     【疏】若有心分外,不以分内为是者,斯败自然之性者也。
     【释文】《败之》补迈反。或作则。元嘉本作则。
     【校】(一)世德堂本有也字。
  备物以将形【一】,藏不虞以生心【二】,敬中以达彼【三】,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四】,而非人也【五】,不足以滑成【六】,不可内于灵台【七】。灵台者有持【八】,而不知其所持【九】,而不可持者也【一0】。
  【一】【注】因其自备而顺其成形。
     【疏】将,顺也。夫造化洪炉,物皆备足,但顺成形,于理问学。
     【释文】《备物以将形》备,具也。将,顺也。
  【二】【注】心自生耳,非虞而出之。虞者,亿度之谓。
     【疏】夫至人无情,物感斯应,包藏圣智,遇物生心,终不预谋所为虞度者也。
     【释文】《亿度》待洛反。
  【三】【注】理自达彼耳,非慢中而敬外。
     【疏】中,内智也。彼,外境也。敬重神智,不敢轻染,智既凝寂,境自虚通。
  【四】【注】天理自有穷通。
  【五】【注】有为而致恶者乃是人。
     【疏】若文王之拘羑里,孔子之困匡人,智非不明也,人非不圣也,而遭斯万恶穷否者,盖由天时运命耳,岂人之所为哉!
  【六】【注】安之若命,故其成不滑。
     【疏】滑,乱也。体道会真,安时达命,纵遭万恶,不足以乱于大成之心。
     【释文】《以滑》音骨。
  【七】【注】灵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