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日頗有陰,其陰陽之離#8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淳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沉#9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上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上膈第六十八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畔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癱成,癱成則下管約。其癱在管內者,即而痛探;其癱在外者,則癱外而痛浮,癱上皮熱。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癱,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沉浮,以為深淺,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癱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檐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穀乃下矣。
  憂志無言第六十九
  黃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然憂患,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10行,使音不彰?願聞其方。少師答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頑顆者,分氣之所泄也。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頑顆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闔難,其氣出遲,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則厭不能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陰,上擊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兩寫其血脈,濁氣乃辟,會厭之脈,上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乃發也。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十九竟
  #1陽:疑當作『陰』。
  #2角:『角』字疑衍,馬詩注本無此字。
  #3背:《太素》卷十《任脈》作『脊』。
  #4右:《太素》卷十《任脈》無此字。
  #5其痛之時息:《甲乙經》卷八第二作『其病時痛時息』。
  #6裏:《甲乙經》卷八第二作『裏』。
  #7縞縞高高:《甲乙經》卷一第十六作『嬌矯蒿蒿』。
  #8離:《太素》卷二十七《邪傳》無『離』字。
  #9沉:原脫,據《太素》卷二十七《邪傳》補。
  #10出:《甲乙經》卷十二第二作『不』。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二十
  寒熱第七十
  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瘟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瘦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瘓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頸腋之問,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邪客第七十
  黃帝問於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外出者,何氣使然?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1,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慄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問,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問,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嬌陷#2不得入於陰,繪虛,故目不暝。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寫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跡立至。
  黃帝曰:善。此所謂決讀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林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外,汗出則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