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本改。
  #46越:原作『熱』,據顧本改。
  #47死:頗本作『乃』
  #48雖:顧本作『衰』。
  #49折:顧本作『抑』。
  #50陷:顧本作『勝』。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七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刺法論篇缺
  本病論篇缺
  新校正云:詳此二篇缺在王注之前。按《病能論》篇末王冰注云世本既缺第七二篇,謂此二篇也。而今世有《素問》亡篇及《昭明隱旨論》,以謂此亡篇,仍托名王冰為注,辭理鄙陋,無足取者。舊本此篇名在《六元正紀論》後列之,為後人移於此。若以《尚書》亡篇之名皆在前篇之末,則舊本為得。
  至真要大論篇上
  黃帝問曰:五氣交合,盈虛更作,余知之矣。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五行主歲,歲有少多,故日盈虛更作也。《天元紀大論》曰: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則其義也。天分六氣,散主#1太虛,三之氣司天,終之氣監地,天地生化,是為大紀,故言司天地者,餘四可知矣。
  岐伯再拜對曰:明乎哉問也!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天地變化,人神運為,中外雖殊,然其通應則一也。
  帝曰:願聞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不知其要,流散#2無窮。
  帝曰:願聞其道也。岐伯曰:厥陰司天,其化以風。
  飛揚鼓拆,和氣發生,萬物榮枯,皆因而化變成敗也。
  少陰司天,其化以熱。
  炎蒸鬱燠,故庶類蕃茂。
  太陰司天,其化以濕。
  雲雨潤澤,津液生成。
  少陽司天,其化以火。
  炎熾赫烈,以爍寒災。
  陽明司天,其化以燥。
  乾化以行,物無濕敗。
  太陽司天,其化以寒。
  對陽之化也。○新校正云:詳注云對陽之化,陽字疑誤。
  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也。
  肝木位東方,心火位南方,脾土位中央,肺金位西方,腎水位北方,是五藏定位。然六氣御、五運所至,氣不相得則病,相得則和,故先以六氣所臨,後言五藏之病。
  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問氣皆然。
  六氣之本,自有常性,故雖位易,而化治皆同。
  帝曰:問氣何謂?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謂問氣也。
  六氣分化,常以二氣司天地,為上下吉凶勝復客主之理,歲中悔吝從而明之,餘四氣散居左右也。故《陰陽應象大論》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之謂焉。
  司氣為素化,
  金運之氣,乙庚歲也。間氣為清化Q風生高勁,草木清玲,清之化也。○新校正云:詳陽明巳亥之歲為初之氣,辰戌之歲為二之氣,寅申之歲為四之氣,丑未之歲為五之氣。
  太陽司天為寒化,
  辰戌之歲,嚴肅峻整,慘慄凝堅,寒之化也。
  在泉為鹹化,
  丑未之歲,水司地氣,故化從鹹。
  司氣為玄化,
  水運之氣,丙辛歲也。
  間氣為藏化。
  陰凝而玲,庶物斂容,歲之化也。○新校正云:詳子午之歲太陽為初之氣,巳亥之歲為二之氣,卯酉之歲為四之氣,寅申之歲為五之氣。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學不厭備習也。
  帝曰:厥陰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風化之行也何如?岐伯曰:風行於地,所謂本也,餘氣同法。
  厥陰在泉,風行於地。少陰在泉,熱行於地。太陰在泉,濕行於地。少陽在泉,火行於地。陽明在泉,燥行於地。太陽在泉,寒行於地。故日餘氣同法也。本,謂六氣之上元氣也。
  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
  化於天者,為天氣,化於地者,為地氣。○新校正云:按《易》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此之謂也。
  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
  萬物居天地之問,悉為六氣所生化,陰陽之用,未嘗有逃生化、出陰陽也。
  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此之謂也。
  病機,下文具矣。
  帝曰:其主病何如?
  言采藥之歲也。
  岐伯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
  謹候司天地所生化者,則其味正當其歲也。故彼藥上#3專司歲氣,所收藥物,則一歲二歲,其所主用無遺略也。今詳則字當作用。
  帝曰:先歲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專精也。
  專精之氣,藥物肥膿又於使用當其正氣味也。○新校正云:詳先歲疑作司歲。
  帝曰:司氣者何如?
  司運氣也。
  岐伯曰:司氣者主歲同,然有餘不足也。
  五運主歲者,有餘不足,比之歲物,恐有薄,有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