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陽明之絡也。
  上,謂手陽明。下,謂足陽明也。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陽謂陽絡,陰謂陰絡,此通言之也。手足身分所見經絡皆然。
  少陽之陽,名日樞持,
  樞謂樞要,持謂執持。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太陽之陽,名曰關樞,
  關司外動,以靜鎮為事,如樞之運,則氣和平也。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少陰之陰,名曰樞儒,
  儒順也。守要而順陰陽開闔之用○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儒作濡。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心主之陰,名曰害肩,
  心主脈入掖下,氣不和則妨害肩掖之動運。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蟄,
  關閉蟄類,使順行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蟄作執。
  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部,皆謂本經絡之所部分。浮,謂浮見也。
  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列陰陽位,部主於皮,故日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勝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凜於腸胃。
  凜,積也,聚也。
  邪之始入於皮也,沂然起毫毛,開勝理;
  沂然,惡寒也。起,謂毛起豎也。勝理,皆謂皮空及文理也。
  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
  盛,謂盛滿。變,謂易其常也。
  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
  經虛邪入,故日感虛。脈虛氣少,故陷下也。
  其留於筋骨之問,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胭破,毛直而敗。
  攣,急也。弛,緩也。消,爍也。《針經》曰:寒則筋急,熱則筋緩,寒勝為痛,熱勝為氣消。胭者肉之標,故肉消則胭破毛直而敗也。胭,渠隕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
  脈氣流行,各有陰陽,氣隨經所過而部主之,故云脈之部。
  邪客於皮則勝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
  脈行皮中,各有部分,詠受邪氣,隨則病生,非由皮氣而能生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不與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與。元起云:言不與經脈調和,則氣傷於外,邪流入於內,叉生大病也。
  帝曰:善。
  經絡論篇
  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經行氣,故色見常應於時。絡主血,故受邪則變而不一矣。
  帝曰:經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
  順四時氣化之行止。
  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淳澤,掉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淳,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
  帝曰:善。
  氣穴論篇
  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孰,誰也。
  帝捧手遺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
  目以明耳以聰,言心志通明,迥如意也。
  岐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御也。帝曰:余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
  開氣穴真數,庶將解彼蒙昧之疑惑,未足以論迷深微之意也。
  然余願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言其處,謂穴俞處所。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3。
  天突在頸結喉下同身寸之四寸中央宛宛中,陰#4維任脈之會,低針取之,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按今《甲乙經》、《經脈流注孔穴圖經》當脊十椎下并無穴目,恐是七椎也,此則督脈氣所主之。上紀之處次如下說。○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天突在結喉下五寸。
  上紀者胃院也,
  謂中皖也。胱者,胃募也,在上院下同身寸之一寸,居心蔽骨與齊之中,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脈所生,任脈氣所發也,刺可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