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
  經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慕圖句解。宋李駟撰。七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原文參校本:《難經集注》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簡稱《集注》)、《難經本義》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簡稱《本義》)。
  目錄
  卷一
  經脈診候論第一
  一難 二難 三難 四難 五難 六難 七難
  卷二
  八難 九難 十難 十一難 十二難 十三難 十四難 十五難
  卷三
  十六難 十七難 十八難 十九難 二十難 二十一難 二十二難 二十三難
  卷四
  二十四難經絡大數第二
  二十五難 二十六難
  奇經八脈第三
  二十七難 二十八難 二十九難
  榮衛三焦第四
  三十難 三十一難
  藏府配像第五
  三十二難 三十三難 三十四難
  卷五
  三十五難 三十六難 三十七難
  藏府度數第六
  三十八難三十九難四十難四十一難四十二難四十三難四十四難四十五難四十六難
  卷六
  四十七難
  虛實邪正第七
  四十八難 四十九難 五十難 五十一難 五十二難
  藏府傳病第八
  五十三難 五十四難
  藏府積聚第九
  五十五難 五十六難
  卷七
  五泄傷寒第十
  五十七難 五十八難 五十九難 六十難
  神聖工巧第十一
  六十一難 六十二難 六十三難 六十四難 六十五難 六十六難 六十七難 六十八難
  用針補瀉第十二
  六十九難 七十難 七十一難 七十二難 七十三難 七十四難 七十五難 七十六難 七十七難 七十八難 七十九難 八十難 八十一難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卷之一
  盧國秦越人撰臨川唏范子李駉子埜句解
  經豚診候論第一#1
  一難曰:
  第一首詁難而問曰。
  十二經皆有動脈。
  經者,徑也,常也,常行之徑路也。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心,手少陰經;小腸,手太陽經;肝,足厥陰經;膽,足少陽經;腎,足少陰經;膀胱,足太陽經;肺,手太陰經;大腸,手陽明經;脾,足#2太陰經;胃,足陽明經;心包絡,手厥陰經;三焦,手少陽經。已上十二經,皆有形動之豚息。
  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去魚際骨一寸,名曰寸口。肝、心、脾、肺、腎,為五藏;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獨取用寸口一部,以斷央藏府或死或生、或吉或凶之法度,其說如何。謂者,說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要會,手太陰之脈動也。
  此寸口,正指右手寸口,手太陰脈也,脈會大淵。大淵,穴名,十二經緊要都會之所,手太陰豚所動之處。
  人一呼脈行三寸。
  呼者因陽出,一呼之問,行太陽、少陽、陽明經計三寸。
  一吸脈行三寸。
  吸者隨陰入,一吸之問,行太陰,少陰、厥陰經計三寸。
  呼#3吸定息,脈行六寸。
  天地陰陽,升降定息,周於六甲,日月曉昏亦然。人呼吸上下,六氣周身,故定息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
  經脈一周,計二百七十息。經脈五十周,計人一日一夜,共一萬三千五百息數。
  脈行五十度,周於身。
  豚息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共五十度,周遍於身體之問。
  漏水下百刻。
  銅壺貯水下百#4十二時辰,刻漏一時計八刻,十二時計百刻,一日一夜漏刻盡,天明日出。
  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
  榮為血屬陰,榮行脈中;衛為氣屬陽,衛行脈外。氣血寤行於身,寐行於藏,晝夜休息,無有止時。二百七十息,豚行十六丈二尺,應漏水二刻。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應漏水百刻。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乃刻漏之度數。一周者,乃周遍於一日一夜也。
  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
  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共五十度。榮衛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注手太陰。
  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寸口乃始於右手肺經,肺、大腸至胃、脾,脾至心、小腸,小腸至膀胱、腎,腎至心包絡、三焦,三焦至膽、肝而終,終而復始於肺。故診視法度,叉取於寸口,以斷死生吉凶也。
  二難曰:
  第二首詁難而問日。
  脈有尺寸,何謂也?
  脈有尺部,有寸部,其說如何。
  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寸為陽部,乃陽要會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