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兵攻秦,至盥氏而還。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韓襄王卒,子釐王繼。趙主父滅中山,徙其王于膚施,封廢太子章于代,號安陽君。使田不禮為之相。
  丙寅:秦免樓緩相,穰侯魏冉復相,率師攻魏。趙安陽君及田不禮作難,公子成及大夫李兌平之。主父死于沙丘宮。
  丁卯:秦向壽伐韓,拔武始。
  戊辰:楚與秦復和。韓伐秦,不利。秦左庶長白起大敗韓及諸侯之師于伊闕,取城五,坑軍二十四萬,獲將公孫喜。
  己巳:楚逆婦于秦。秦魏冉免相。大良造、白起伐魏取垣,攻楚拔宛。
  庚午:秦魏冉復相,封陶邑。司馬錯伐韓軹及鄧。
  辛未:齊有田甲之難,免孟嘗君相。魏獻河東地方四百里入秦,韓獻武遂二百里入秦。趙會齊伐韓。
  壬申:齊復孟嘗君相。秦伐韓,拔六十一城。
  癸酉:齊、秦約稱東、西帝,復罷。
  甲戌:齊孟嘗君謝病#16。秦昭襄王巡漢中及上郡、河北,拔魏新垣及曲陽。
  乙亥:齊滅宋,至于泗上。十二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南取楚之淮北,西侵韓、趙、魏。魏獻秦安邑。秦伐魏之河內,攻韓之夏山。
  丙子:齊孟嘗君以薛屬魏。秦昭襄王會楚頃襄王于宛,會趙惠文王于中陽,伐齊,拔九城。
  丁丑:燕樂毅會秦、楚、韓、趙、魏五國之師伐齊,大敗齊師于濟西。遂入臨菑,拔城七十。拜樂毅上卿,封昌國君。留圍齊即墨及莒。齊湣王保莒。楚使潭齒救齊,殺齊湣王于莒。莒人立其子法章,是謂襄王。荀卿行祭酒。
  戊寅:楚頃襄王會秦昭襄王于鄢。秦穰侯代魏,至于國。
  己卯:秦昭襄王會韓釐王于新城,會魏昭王于新明,伐趙,拔二城,伐韓,取六邑。
  庚辰:楚會魏、趙伐秦。秦伐楚。魏冉復相。趙使蘭相如入秦獻璧。
  辛巳:楚割上庸及漢中,請和于秦。秦白起拔趙二城,司馬錯拔楚上庸。燕昭王卒,子惠王繼,以騎劫代樂毅將。樂毅奔趙。趙惠文王與秦昭襄王會于澠池。藺相如相。
  壬午:齊田單大破燕軍于即墨,獲將騎劫,復城七十,迎襄王自莒入臨菑。封田單安平君。秦白起拔楚西陵。
  癸未:楚頃襄王出奔陳。郢陷于秦。大良造、白起破楚入郢,燒夷陵,以郢為南郡。封起武安君。
  甲申:秦拔楚巫及黔中,作黔中郡。魏昭王卒,子安釐王繼。
  乙酉:楚東收江旁十五邑以扞秦。魏拔秦二城,封無忌信陵君。
  丙戌:秦兵圍大梁。魏入溫請和。秦以穰侯為相國。韓暴□救魏,不利。趙廉頗拔魏房子、安陽。
  丁亥:魏芒卯攻韓#17,不利。秦師救韓,敗趙、魏之師十五萬于華陽。魏入南陽請和,以其地為南陽郡。
  戊子:韓釐王卒,子桓惠王繼。趙取東胡地。
  己丑:楚黃歇奉太子完入秦為質,求平。又助韓、魏伐燕。齊田單拔燕中陽。秦會楚、韓、趙、魏伐燕。燕惠王卒,子武成王繼。趙藺相如伐齊。
  庚寅:秦穰侯伐齊,取剛壽以廣陶邑。范睢自魏入秦。
  辛卯:秦師伐韓,以逼周。
  壬辰:秦中更胡傷攻趙閼與,趙奢擊之有功,封馬服君。與廉頗同位。秦人為之少懼。
  癸巳:秦拔魏懷城。
  經世之巳二千二百二十六
  甲午:周赧王四十八年。秦太子卒于魏。
  乙未:秦拔魏郪丘,罷穰侯相國及宣太后權。以客卿范雎為相,封應侯。魏冉就國。趙惠文王卒#18,子丹繼,是謂孝成王。太后專政。
  丙申:齊襄王卒,子建繼。田單救趙。秦以安國君為太子。宣太后卒。拔趙三城,進圍邯鄲。趙出長安君為質于齊求救。趙勝為相,封平原君。
  丁酉:齊用田單為相。秦白起攻韓,拔九城。
  戊戌:楚頃襄王卒,太子完自秦亡歸繼,是謂考烈王。以左徒黃歇為令尹,號春申君,封于吳,食淮北地。秦白起拔韓南郡。
  己亥:楚獻地于秦乞和。秦五大夫賁伐韓,拔五十城,以斷太行路。韓馮亭以上黨入于趙。趙受韓上黨。廉頗軍長平。
  庚子:楚伐魯,取徐州。秦白起攻趙長平。
  辛丑:秦武安君大敗趙軍于長平,進圍邯鄲。趙以趙括代廉頗將,長平遂陷,兵四十萬為秦所坑。
  壬寅:秦分軍為三,罷武安君白起將,以王齕代。攻趙,拔趙武安及皮牢。司馬梗北定上黨。趙使蘇代使秦。
  癸卯:秦加范雎相國。王齕圍邯鄲。張唐攻魏。燕武成王卒,子孝王繼。趙平原君求救于楚、魏。
  甲辰: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救趙。秦起武安君白起,不克,殺之于杜郵。
  乙巳:周赧王會齊、韓、趙、魏兵出伊闕攻秦,不利,西奔秦。秦昭王滅周,盡入其地三十六城,徙其王于憚狐。楚滅魯,以齊荀卿為蘭陵令。
  丙午:秦徙周民及九鼎于咸陽。蔡澤自燕入秦,代范雎相。燕孝王卒,子喜繼。
  丁未:楚、齊、韓、燕、趙皆服命于秦,魏獨後,秦使將軍樛伐之,取吳城。
  戊申:秦郊上帝于雍丘。趙徙都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