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解
  經名:周易參同契解。原題宋陳顯微解。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版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道家類(簡稱四庫本)。
  抱一子解周易參同契敘#1
  夫物之成乎形象者,久則必毀,而乾坤不毀。物之聚乎精華者,久則必散,而日月不散。物之麗乎木、火、土、水者,其質終壞,而真金不壞。物之屬乎砂#2、石、草、木者,其性可死,而真丹不死。然則乾坤也、日月也,真金也,真丹也,皆物之至神者爾。是以仙家金丹之號,非苟而取。故金丹者象乾坤以為體,法日月以為用。乾坤,吾身之天地也。坎離,吾身之日月也。乾坤升降則有候,坎離配合則有機。至寶鍊成,一得永得,此其所以不毀、不散、不壞、不死歟。大矣哉,金丹之道包空括壤,越數超形、非其他妙法#3、三千六百門所可望洋也#4。
  先聖欽重道寶,懼泄非人,每以心傳,不形竹素。後漢魏伯陽,悼大道之幾鬱,憫志士之無師,始以所得《古文金碧龍虎經》,假象託趣,演而伸之,紆發丹祕,曉諸未悟,目之#5日《周易參同契》。其辭古意深,人病難讀,徐從事、張隨、彭真一皆嘗傳註,今所見惟彭耳。然文義雖詳,而真機尚隱。近時俗解,類以旁門,附會視彭,益舛貽誤,後學不足觀矣。抱一先生陳·君,天稟夙穎,洞明性宗#6。嘉定癸未,遇至人于淮之都梁,盡得金丹真旨。寶慶初來輩下,以慈濟心接挽後輩,始得《參同契》,讀之迎刃無留疑,已而盡謝朋從,入室修鍊者餘年,功益深而道益著。於是,以其親履實詣者,筆諸訓解,言入微而義釋,辭不費而理彰,猶蔡墨之辯#7神龍,和氏之指真玉,丹道有所恃賴矣。昔伊川程子,謂世有至難者三事:為國而至於祈天永命、養形而至於長生、學而至於聖人,三者其功則一,皆可以奪造化。今先生之道,非但養形而已也。後學能熟味此篇#8,深求而自得之,然後知先生之所謂道有非言語、文字之所能及者矣。《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僕洗耳先生造極之論殊久,且預聞著述之意於是乎書。
  先生,名顯微,字宗道。後隱以少#9微名,淮揚#10人也。號抱一子。有《立聖篇》及《顯微卮言》并《抱一子書》傳行于世云。有宋端平改元夏五月朔旦,金華洞元天璧壺道人鄭伯謙拜手謹敘。
  #1四庫本作『周易參同契原序』,內容包括鄭伯謙和陳顯微的序文。而底本衹有鄭伯謙的序文。
  #2『砂』,四庫本作『沙』。
  #3『妙法』,四庫本作『幻法』。
  #4『也』,四庫本作『矣』。
  #5『之』,原脫,據四庫本補。
  #6『性宗』,四庫本作『性命之宗』。
  #7『辯』,四庫本作『辨』。
  #8『此篇』,四庫本作『此編』。
  #9『少』,原脫,據四庫本補。
  #10『淮揚』,原作『維揚』,據四庫本改。
  周易參同契解卷上
  抱一子陳顯微解
  上篇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金碧經》曰:神室者,丹之樞紐,眾石之父母。魏君謂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其義一也。非神室則無以成丹,非乾、坤則無以見《易》。乾、坤,純體之卦也。六子,破純體而為卦也。麻衣曰:乾坤錯模#11乃生六子。六子即是乾坤破體,是則六子因乾坤而生,而六十四卦亦莫不出於乾坤,故日眾卦之父母。父母之體本是純陽純陰,自六子之生而純陽純陰之體破矣,烏可復純乎?陳希夷曰:破體鍊之,純體乃成。是知破體鍊之可返純體而入道,眾石鍊之可歸神室而成丹。然而,眾石非外物,吾身中之眾卦也。神室亦非外物也,吾身中之乾、坤也。欲鍊大丹,先設乾坤為神室;神室既設,而變化在乎其中矣。
  坎離匡郭#12,運轂正輻。
  乾坤既奠,陰陽自交。乾下交坤而為坎,坤上交乾而為離,坎離成而變化又在乎其中矣。陳希夷曰:日為天,黑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黑自束而上以交於天。男女交精之象也。日月往來,寒暑生焉,四時成焉,晝夜分焉,陰陽定焉。天地不能寒暑也,以日月遠近而為寒暑。天地不能四時也,以日月南北而為四時。天地不能晝夜也,以日月出沒而為晝夜。天地不能晦明也,以日月交會而為晦明。陰陽雖妙,不外乎日月。造化雖大,不外乎坎離。是故眾卦之變雖不齊,而不出坎離之中。爻周流乎六位也,猶車輻#13之設,雖不一,而不出乎一轂之運居其中也。坎離中爻,謂坎中之一陽#14,離中之一陰#15,上下往來六爻之內。《老子》曰#16: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達者得其道而運身中之日月,常人昧其理而違造化之陰陽,則未免有覆隍#17之虞、脫輻之咎,其於匡郭正轂,果何有哉?
  牝牡四卦,以為崇籥。覆冒陰陽之道,猶工御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矩,隨軌轍,處中以制外。
  乾者純陽,牡卦也。坤者純陰,牝卦也。坎者陰中有陽,離者陽中有陰,牝牡相交之卦也。故謂之牝牡四卦。其他六十卦,或偏陰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