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知道本。雖亂辭至博,門戶逾深,智者參焉,無由不得也。
  以金為隄防,水入#111乃優游。
  先為提防,水則不溢矣。提防何為?故先下金,後方投水。水遇金也,優哉游哉。
  金計#112有十五水成數六成十五。
  水成數六,金成數九。六九相計,共成十五。舉其陰陽猶尚昏迷,非斤兩之也。
  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
  十分為一寸,一寸為一斤。即金有五分,餘是水也。此為定數也。
  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
  二者,為金水。金水入器,共有一斤,及成真也,不減元數。
  其三遂不入,水二與之俱。
  金、水、土為三。水與金,為二。金水自入,土在外焉。
  三物相含受,變化狀若神。
  三物謂金、水、土。金水相成制者,土也。居中變化,若有神靈。
  下有太陽氣,伏蒸#113須臾問。
  謂火為太陽也。
  先液而後凝,號曰黃輿焉。
  金水得火,而俱成。其液隨氣凝結,漸成堅冰,其色如金,故號黃輿也。
  歲月將欲訖,毀性傷壽年。
  還丹既成,金水性滅。
  形體如#114灰土,狀若明窗塵,擣治并合之,馳入赤色門。
  此言還丹,欲成變化之狀,象人捐節,而後歸真。
  固塞其際會,務令完緻堅。
  歲月欲終,火氣復猛,固塞不密,敗於垂成也。
  炎火張於下,晝夜聲正勤。始文使可修,終竟武乃陳。
  《歌》曰:首尾武,中間文。始七十,終三旬。二百六,善調均。謂初武七十日;復武七十日;後武三十日;中間三百六十日,文也。
  候視加謹慎,審察調寒溫。
  寒溫,文武也。
  周旋十二節,節盡更始元#115。
  以月為候,候金水焉。
  氣索命將絕,休死亡魂魄#116。
  謂欲終時,冬三日,水王,木相,火死,土囚,金休。陰為魄,陽為魂,陰陽俱廢也。
  色轉更為紫,赫然成還丹。
  還者,還其本色也。人稟道氣而生,服之卻歸於道,故名之曰還丹也。
  粉提一刀圭,九鼎最為神#117。
  還丹既成,日服稻米。即、欲羽化,頓服刀圭。
  推演詮五行#118,較約而不煩。舉水以激火,掩然#119滅光榮。
  若知五行之道,事省不煩於人。水火之氣相蒸,本金之光自滅。
  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間。
  日月薄蝕,常晦朔之間,陰陽交會之時,更相掩冒也。此時,金水亦復如之。
  水盛坎侵陽,火衰高晝昏。
  水火氣交,更相休旺。
  陰陽相吞食#120,交感道自然。
  若非自然,誰使為也?金水相感,理亦如之。
  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
  以金為金,金名不易。黃芽金字,因性而稱。
  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鍊金成金,即成還丹。
  吾不敢虛說,倣傚#121聖人言。
  倣傚《易》象也,非敢擅為宗旨。
  古記提龍虎。
  龍虎,金水也。
  黃帝美金華,淮南鍊秋石。
  礬石粉也。
  王陽加黃芽。
  還丹之道,唯此二物。金水總三名,同出異名。
  賢者能持行,不肖母與俱。
  臆度銀之與鉛,同入金水。
  古今道猶#122一。
  年代雖殊,道無二也。
  對談咄#123所謀,學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
  聖人立法以自明,恐時俗之流不信也。
  至要言其露,昭昭不我欺。
  不我欺者,不欺於人也。
  周易參同契卷上竟
  #1因未得其他版本以參校,故暫以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四庫本(後文簡稱《考異》本)校勘其經文。除底本外,陰真人《周易參同契注》尚有《道藏舉要》本。
  #2『為棄為籥』,《考異》本作『以為棄籥』。
  #3『覆冒陰陽』,《考異》本在此之後連接『之道」二字。而底本是獨立成句,把『道」字接在下一句首,亦無『之』字。
  #4『猶御者』,《考異》本作『猶工御者一』。
  #5『而』,《考異》本作『以』。
  #6『於』,《考異》本作『律』。
  #7『兼開』,《考異》本作『兼并』。
  #8『六十四卦』,《考異》本作『為六十』。
  #9『為』,《考異》本作『有』。
  #10『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原作『既未晦爽終,終則復更始』,據《考異》本改。
  #11『四時之氣順』,《考異》本作『應四時』。
  #12『其理』,《考異》本作『其序一』。
  #13『而』,據《考異》本補。
  #14『易謂坎離者』,《考異》本作『易謂坎離,坎離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