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營巨黍,束去射長鯨。
  游茅山        杜苟鶴
  步步入茅山#7,仙家烏徑分。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莘。,石面迸出水,松頭穿破雲,道人星月下,相次禮茅君。
  送喻鍊師歸茅山    李建勳
  休糧知幾載,臉色似桃紅。半醉離城去,單衣行雪中。水聲茅洞曉,雲影石房空。莫學秦時客,音書便不通。
  送許處士堅往茅山    潘佑
  天壇雲似雪,玉洞水如琴。白雲與流水,千載清人心。君擁布囊去,路長風徠林.一入華陽洞,千秋那可尋。
  宿茅山        徐鉉
  茅許凜霤氣,一家同上賓。仙山空有廟,舉血更無人。獨往誠遺俗,浮名亦累真。添一償年各自勉,.雲洞鎮長春。
  茅山志卷之二十八竟
  #1遇,笪本作『過』。
  #2泠:原作『無』,據笪本改。
  #3月:原本作『日』,據笪本改。
  #4青:笪本作『黃』。
  #5南:笪本作『頭』。
  #6還:笪本作『遠』。
  #7茅山:笪本作『山門』。
  茅山志卷之二十九
  上清嗣宗師劉大彬造
  金薤編
  宋詩
  將赴南徐任游茅山作 范仲淹
  丹陽太守意何如,先謁茅卿始下車。
  展節事君三黜後,收心奉道五旬餘。
  因尋靈藥逢芝圃,欲叩真關借玉書。
  不用從人問通塞,天教吏隱接仙居。
  寄張道者
  有客平生愛白雲,無端半老尚紅塵。
  柢應金簡名猶在,得見仙巖種玉人。
  寄道士張明真     田況
  澹靜姿儀簡曠蹤,結菴探對大茅峰。
  坐忘世故愁應少,道斷人情語亦慵。
  萬里信音憑鶴到,一廚煙火倩猿供。
  幾時歸侍虛皇駕,七色霞#1衣九色龍。
  遊茅山       滕宗諒
  句曲山中古洞天,金堂玉室地相連。
  方當蓮子知非日,已過茅君得道年。
  寄張明真       王隨
  鉗髮丹顏氣粹和,大茅峰畔隱雲蘿。
  至人朝斗傳靈訣,先帝觀龍賜御歌。
  呵瞳瑞文眠徑草,蜿蜓神物戲池波。
  自慚五馬來塵外,一抱仙風幸已多。
  華陽通客        胡宿
  小隱華陽客,山居不記年。酒中常有聖,棋下更無仙。校得廣陵散,注成秋水篇。吾纓今未濯,慚愧舊林泉。
  登茅峰三首     王安石
  一峰高出眾峰巔,疑隔塵沙路幾千。
  俯視煙雲來不極,仰攀蘿鳶去無前。
  人問已換嘉平帝,地下誰通句曲天。
  陳邊是非今草莽,紛紛流俗尚師傳。
  鯈然杖屨出塵囂,雞犬無聲到沈寥。
  欲見五芝莖葉老,尚攀三鵠羽翰遙。
  容溪影轉迷橫徑,仙凡風來得墮樵。
  興罷日斜歸亦懶,更磨蒼蘚認前朝。
  捫蘿路到半天窮,下視茅州杳靄中。
  物外真游來几席,人問榮願付苓通。
  白雲坐處龍池杳,明月歸來鶴馭空。
  回首三君誰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風。
  中茅石上見徐鑽篆字
  百年風雨草苔昏,尚有南唐筆法存。
  只恐終隨峰碑盡,西風吹燒滿秋原。
  謁觀妙宗師值晝寢  張方平
  一枕清風靖館深,滿庭松檜鬱交陰。
  此時內景人難見,月在泥丸日在心。
  玉晨觀左紐檜      楊傑
  華陽山裹千株檜,玉晨殿前一左紐。虹枝龍幹向朝曦,勢與搏桑鬥長久。亳州渦水太清宮,老子手植纔數九。一檜正與此樹同,蒂固根深應不朽。信知福地有靈木,栽種曾經上真手。君不見龍從火裹出,虎向水中生,生理尚左不尚右。又不見天輪左旋不休止,日月五星如磨蟻,左紐檜蘊至理,上士體之能不死。
  送洞元法師歸茅山三首 蔡肇
  絳節飄飄下紫清,更參隱訣制頹齡。
  若逢方丈應眉叟,來啞囊中赤甲經。
  崇寧新閣連雲起,天篆浮空寶氣飛。
  帝遣群龍常護守,池潭風雨夜深歸。
  一菴疇昔共嶔蠻,古木垂蘿歲月深。
  恐是三生房次律,要隨藤杖去重尋。
  三茅風雨圖
  筆問雲氣生豪末,紙上松聲聽有無。
  收得三茅風雨樣,高堂六月是冰壺。
  贈王荃并序      龔原
  荃,字子真,富鄭公客。元豐中,賜號沖照處士。元符三年,從劉先生受上清錄。華陽洞便門一夕忽開,自左慈得進洞宮,旋閉,且千載#2矣。
  華陽新報便門開,應為高人受錄來。
  試問玉門砂遠近,未饒元放是仙才。
  寄茅山道友      丘濬
  嗚鳳相邀覽德輝,松蘿從比與心違。
  孤峰萬仞月正照,古屋數問人未歸。
  欲助唐虞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