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不可稱記。炎陽涌陰,激結相迫,陽毒陰怒,生火江海,劫燒乾坤,萬物灰揚,上無天色,下無地淵,上下譊豁,混然空蕩,濫風鴻鴻,赤炁彌張。方遣授記之賢,持爐籥,排托施張,彫造乾坤,清炁上昇為天,濁炁下降為地,清布陽道,濁布陰道,步天量地,制作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央。方遣巨靈胡亥建造山川,五嶽四瀆,通之海源。授記賢主,玄中養以靈寶真精,凝成日月星宿。日主陽道,日行一度;月主陰道,月行十三度;三百六十五度一周天。日圍千里,月圍一千二百里,天地相去一億五萬里。崑崙山處、於土中,凡有八十一重,亦名八十一天。崑崙四面,即名四天下,天王主之,上承帝一。崑崙者,四海之源。何以故?四方大海出於山下,旋流四面而去,湛於淵。其淵探三百三十六萬丈,縱廣三萬六千五百里,上合天度,須人主之。此海廣有大龍王三十二頭,上承阿耨龍王、諸天神龍百萬之數,及諸龍子,亦無數量。崑崙之山,一高地一萬五千里,有地神仙人,車道從東北甲地而上,西南庚地而出。其申一徘徊十二帀乃達其頂,上凡有三百三,十六萬里,神仙車牛於今在也。天地。造化,萬物有形,周而復始,亦如十二月法。所以地山之高,崑崙為之最高。崑崙之南三十萬兆里,復有崑崙之山,東西南北亦有無量不可稱計一日月所正一崑崙,名為四天下,更不及諸方。從崑崙至崑崙,滿千數之為一;從崑崙至崑崙,滿千數之為二;從崑崙至崑崙,滿千數之為三。其數滿千,小數始一;從小數一起,其數至千,始名一小千。從小千數至滿千,始名為一;從小千至滿千,始名為二;從小千至滿千,始名為三;其三滿千,中千之數也。從中千數至滿千,始名為一;從中千數至滿千,始名為二;從中千數之至滿千,始名為三;其三滿千,名為大千。些三千世界,十仙所主,化見神智,具相威力所能及也。是以世界無邊,聖智無極,載眾無頭,道力無修,一切含形悉得生活,德無所宗,獨立無喻。
  問曰:天尊所說天地運終劫數盡矣。造化萬物,乾坤更始。崑崙巨海,廣狹高卑具以說之。運阨之難,幾年一終?灾會之艱,幾歲一遭?唯願分別。
  答曰:天地一成,乃至終盡,其中有三元九阨、大灾小灾,其運不可移。何以故?但數終矣,故不可移。所以者何?三元者,上中下也。一元三阨,數終叵易,凡有九阨,天不能改,地不能易,其數定矣。何以故?上元之上,九九八十一萬年而終;上元之中,八八六十四萬年而終;上元之下,七七四十九萬年而終:此上元三阨交運之數,故不可奪。中元之上,六六三十六萬年而終;中元之中,五五二十五萬年而終;中元之下,四四十六萬年而終:此中元三阨交運之數,故不可奪。下元之上,三三九萬年而終;下元之一中,二二四萬年而終;下元之下,一萬年而終:此下元三阨交運之數也,故不可奪。此是三元九阨,數期叵違。九阨之中,一阨三灾六害,亦不可卻之。三千年一大灾,人民死亡,骸骨不收。千年一灾,人民半死,骸骨亦不收。百年一灾,兵起滿野,人民亦有死者。些三灾,其數既至,不可改禳之。六害者,三百六十年一害,三百年一害,二百四十年一害,一百八十年一害,一百二十年一害,六十年一害,凡有六害,不可禳卻。六害之中,復有三小灾。所以者何?三十年一灾,牛病五穀貴。十二年一小灾,賣牛馬,糴食儲。六年一小災,布絹賤,米麥貴。恒以此度,不可卻之。凡此三元九阨、三灾六害,皆不可禳之。智人審之,可避而去之。若小灾,飢饉不熟,貯穀備之。是以賢人就有德,去無道,逐福地,離湯火,故始終無殃患也。故天下皆亂而賢獨安,天下皆飢而賢獨足。是以賢者觀時來,知吉凶;審年數,避禍難,故終無患也。是以君子逐賢而居,果有利益;小人就土地而處,果有覆沒之患。故須逐賢者也。
  炎明曰:受恩。願問餘解。大千之載,一切眾生悉有道性,雖有其性而無其真。當運滅盡,其性如何?
  答曰:滅盡運終,一切眾生普生慈心,志存道場,當斯末劫,周時得道。唯有種子泡生而漂,終不死也。何以故?以重其種。故一切萬類,亦留其種,終不普昇也。
  問曰:如諸眾生普得道真,與大道同體否?
  答曰:一切眾生,得道成仙,號曰世尊,於此稱盡矣。唯有大道之氣,可得之耳。云欲合同道量,未之有也。何以故?譬如飢人羨飽,得飽,飽而忘飢,是以真人起於不足而忘於乏,得足以忘不足。
  問曰:道性可見否?
  答曰:不可見而可見之成之。故可見未成,觸目而不覩。何以故?一仙真人視道性萬分,始得見一。自聲聞、圓覺,知進而不覩。知進者,諸漏已盡,更無煩惱,神通變效,學士所不能及。故知進而忘其退。四道尚知進而不知退,而況於二士乎。
  問曰:三道果人俱有果行,其漏何以不除?
  答曰:三道果人,有時漏而不忘;一道果人,妻子眷屬未相去離,憂念眷屬,不能斷絕,故為漏有顧進退。若有之四道以上,日昇于辰,必至盛午。何以故?無漏無顧,是昇于辰,亦向午也。是以悉存而不忘,故譬之也。
  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