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曰:道兼陰陽,陰陽之微,若無若有,謂之恍惚。
  忽兮恍,其中有像。
  河曰:道唯恍惚無形之中,獨為萬物法像。○秀曰:一陰一陽乃成象。一本作忽兮恍兮。
  恍兮忽,其中有物。
  明皇曰:物者,即上道之為物也。自有而歸無,還復至道,故云其中有物也。○河曰:道唯恍忽,其中有一,經營造化,因氣立質。○弼曰: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雱曰:一陽一陰乃成物,恍惚者陰陽之妙,故能變化以成象物。一本作恍兮忽兮。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明皇曰:惚恍有無,窈冥不測,生成之用,精妙甚存。○河曰: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實神明相薄,陰場交會也。○弼曰:窈冥深遠之欺,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其可得見,以定其真,故日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雱曰:精者,物生之始,前稱象物,道之具體,道體既具,乃生萬類,萬類之所出,在深妙不測之際,故云窈兮冥兮。
  其精甚真,
  河曰:言道精氣神妙甚真也,非有飾也。○雱曰:精者,形生之始,精無不真,而更云甚真者,由物有失理喪精,沉於人偽故也。
  其中有信。
  明皇曰:窈冥之情,本無假雜,物感必應,應用不差,故云有信。○河曰: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弼曰:信,信驗也。物反窈冥,則真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故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雱曰:窈冥之精,萬物作類,而物之生者,各正性命,度數法象,一有儀則,可以前知,無或差舛,此之謂信。《莊子》曰:未形者有分。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明皇曰:言道自古及今,生成萬物,物得道用,因用立名。生成之用,既今古是同,應用之令,故古今不去。道不然。○弼曰: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皆始於無哉,以此知之也。○雱曰:道常住而衆美不常,故能閱其萬變,聖人所以能知衆美之不常者,亦以體道之常住故也。○河曰:自,從也。從古至今,道常在不去。○弼曰:至真之極,不可得名,無名則是其名也。自古及今,無不由此而成,故日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也。○雱曰:常道常名,未常變易。
  以閱衆甫。
  明皇曰:閱,度閱也。甫,本始也。言至道應用,度閱衆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河曰: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弼曰:衆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物始也。○雱曰:甫,美也,《莊子》曰:神奇復為臭腐,臭腐復為神奇,夫萬物之美,遷易不常,唯道常住,故能遍閱之。閱如閱人多矣之閱。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
  河曰:我何以知,從道受氣。
  以此。
  明皇曰:以此今萬物皆稟道,妙用生成故爾。○河曰: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而生,動作起居,非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皆始於無哉,知之也。○雱曰:道常住而衆美不常,故能閱其萬變,聖人所以能知衆美之不常者,亦以體道之常住故也。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明皇曰:曲己以應務則全。○河曰:曲己從衆,不自專則全也。○弼曰:不自見其明則全也。○曰:至人沖虛,其行如水,無心於物,而順物之變,不與物逢,孰能傷之,故常全也。此篇大旨,與《莊子·秀養生主》
  枉則直。
  明皇曰:枉己以申人則直。○河曰:枉屈己而申人,久久自得直也。○弼曰:不自是則其是彰也。○雱曰:於形枉者,於理為直,有我者執我之直以遇物,而不知物變之無窮,其直乃枉也,唯順物之枉,而不自有其直,則理直於中矣。一本直作正。
  窪則盈,
  明皇曰:執謙德則常盈。○河曰:地窪下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也。○弼曰:不自伐則其功有也。○雱曰:澤以窪下,故衆水鍾焉。
  弊則新。
  明皇曰:守弊薄則日新。○河曰:自受弊薄,後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弼曰:不自矜則其德長也。○雱曰:非秋冬之雕敝,則無春夏之榮華。
  少則得,
  明皇曰:抱一不離則無失。○河曰:自受取少則得多也。天道祐謙,神明託虛。○雱曰:道在乎微,性存乎樸,得者得其本,故不多也。欲體上四事,唯得一者能之。
  多則惑。
  明皇曰:有多為,則惑亂。○河曰:財多者惑於所守,學多者惑於所聞。○弼曰:向然之道,亦猶樹也,轉多轉遠,其根轉少,轉得其本。多則遠其真,故曰惑也。少則得其本,故曰得也。○雱曰:棄本逐末,妄見多岐。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明皇曰:聖人抱守淳一,故可為天下法式。○河曰:抱守法式也。聖人守一乃知萬事,故能為天下法式也。○弼曰:一,少之極也,式猶則之也。○秀曰:抱一者不離於精,夫唯抱一不二,乃體道盡性,物我玄同,故能應而不窮也。此句上文言道之理,聖人抱一乃能見此理,故行如下文云。
  不自見故明,
  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