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順其理,不假自為,以彰於外,是無所為者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以其不失德,故為之以為累,道數不遠,智慧不明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者好生惡殺,其施設已及於萬物也,故曰為之。不自矜僑,物,不見其跡,故曰無以為。義謂裁斷取與合宜以是之,故義之及物,是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仍,重也,頻也。禮以治人,使人服禮,中禮則是,不中禮則非,是非必爭,不應外教,唯威能整,故曰攘臂而仍之。重則不一,頻則不苟,必使之從禮,則失自然之道也。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全則德與仁義禮可包而一之。今失道則事以類分,則德見而獨行,有為有用,理非,自然,故德失則求之於七,仁失求之於義,義失求之於禮。汎別既異,就薄轉多,雖欲一之,固不可得,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者謂事前之知識也。識其終善而行之,如草木之英,是道之華見於外也。暗於終惡而行之,亦不可掩,故曰愚人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厚者,無瑜於道也。薄者,下德也,仁也,義也,禮也。實者,內之所施,沖和之道也。華者,外之所施,常行之事也。無為清靜,何假於華,故處厚處實矣。
  故去彼取此。
  彼謂下德上七上義上禮。此謂大道上德。以理觀之,其去取者豈可以亂乎。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一者,大道之妙用也。致,至也,至其妙用之理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裂則不全,發則不靜,歇則不久,竭則易崩,滅則不繼,蹶則不安,皆失道所致也。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物理相續,其勢然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是用賤下之道者也。自謂孤寡不穀,謙之至也。《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而光,卑而不可瑜,君子之終也。非乎者不可以為非也。
  故致數輿無輿。
  上古聖人觀轉蓬,始以為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後為之輿,用輿以載物,物至則拾輿,雖數輿不一,輿豈自矜其用乎,競無輿也。王侯之功,濟物者甚大,自謂孤寡不穀,輿無輿何以異哉。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琭琭,玉之美容也。落落,石之美狀也。雖外見其美,而內無變通以濟之,故不欲如玉石之有外容狀也。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物極則反,道非隨物而極,故知為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道之行也,與物無競,知雄守雌,故知為道之用矣。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生則為有,不生則無,利害相因,存亡相繼,唯反者弱者理契於無。
  四十-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信悟之至也。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信不厚而悟未至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不信不悟,理故如是。
  建言有之;
  有所據也。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顏,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外跡淺近,內融幾微,知幾守微,故不可測。
  夫唯道,善貸且成。
  貸則假於物而不窮,成則全其妙而不敗矣。
  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謂璞之始也。
  一生二,
  天之體也。
  二生三,
  地之形也。
  三生萬物。
  天地既判,萬物遂生,情欲之繁,不能守一矣。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陽,道之妙用也。負則在外,抱則在內,沖而用之,不失其和者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沖和之至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道之所在,不可測度,損益盈虛,相續不已。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言其教有所始,有所起, 教以沖氣為和也。義,宜也。我,道之所在也。人用其教,亦由我隨物宜而教之也。
  強梁者, 不得其死。
  強梁則不任自然也,非沖和之妙用也。不得其死則不復能全其生理者也。
  吾將以為教父。
  凡稱父母者, 皆喻其始生之義也。以為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