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復以為妖祥。故禍福倚伏,若無正爾。
  疏:此釋迷正所由也。言眾生迷於禍福,正處於正不明,以正者為奇詐,於善不了,以善者為妖祥,故若無正爾。
  義曰:修道之要,在乎應變無心,方圓任器。不滯於禍福,不惑於正邪。滯於福則善復為妖矣,惑於正則正復為奇矣。帝王乘時任人,隨才適用。求正過切,矯正者必來;求善過切,矯善者必至。若虛心無滯,推公任賢,奇詐妖祥,幾乎息矣。
  民之迷,其日固久。
  注:以正為奇,以善為妖,如此迷倒,其為日也固已久矣。
  疏:此歎眾生迷於正善,反以為奇為妖,其所由來尚矣。故曰其日固久矣。
  義曰:俗之迷妄,積習生常,為日且久,終不開悟。老君歎彼群迷,丁寧垂訓,將以祛其迷也。迷謂失方也。夫不為禍福所惑,不為邪正所拘,曠蕩乎襟靈,均齊乎得喪,則何正善之能迷其方哉?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疏:方,由正也。此舉聖德以勸修。聖人弘道濟代,萬物向方,身行正方,物則應之以自正,非立言教,裁割於物使從己也。
  義曰:聖人正方以約己,人自正方以從化。夫人既失其正,所以迷方,由邪正不分,禍福所撓爾。聖人於禍無辱,於福無榮,不矯正以飾其心,不徇邪而溺其志。卓立物表,允執大中,則人皆向方,從其正也。
  廉而不穢。
  疏:廉,清廉也。穢,濁也。聖人率性清廉,自然化下,非穢彼之濁以揚其清。有本為劌,劌,傷也。聖人廉以成行,不傷於物。
  義曰:聖人清廉以澡身,人自廉潔以順教,豈復滓穢乎?世人行教令也,制之以法,威之以刑,勸之以利,誘之以賞,而人順其教者十無二三矣。今聖人不以賞刑,不以法制,但清其己,廉其行,人自化之。豈俟宰割正方,而後知勸也。
  直而不肆,
  疏:肆,申也。聖人之行不邪,彼自從而正直,非為彼之不正,而申直以正曲。
  義曰:聖人自然正直,故非申而正之。以正直率人,人自清正,所以上下俱正,而天下正矣。若上行回邪下為諛誷,何因正哉?《尚書□冏命》曰:僕臣正,其后克正。僕臣諛,其后自聖。此由臣之不正,以佞於上也。《春秋》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此申上化下,以成其邪正也。
  光而不耀。
  注:聖人善化,不割彼以為方,不穢彼以為廉,不申彼而為直,不耀彼而為光。修之身,而天下自化矣。
  疏:光者,謂明智也。聖人雖有明智而韜晦之,不以炫耀。故云光而不耀。聖德如此,自然百姓淳淳而從化也。
  義曰:聖智光明,非強炫耀也。此四者,皆聖人之行,借以開喻於人。以此而王天下,乃可稱其聖德。然大旨在乎知吉凶倚伏,祆奇不常,韞廉方而內明。含光直而內照,棄嚴暴之事,澄寬裕之懷。既除迷固之由,自吁希夷之妙也。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四十竟
  #1衛人使石宰醜據《左傳》,『石』當作『右』。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四十一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疏:前章明無為之政,人致淳和。此章明理人事天,無過用儉。初標理人事天莫先乎嗇。次夫唯下轉通前義。是謂下舉深根之喻,以況長久之道。○義曰:前章舉方廉直光聖人四德,以教理國。此章明用嗇四翻,以教事天。善理國其祚延洪,善事天其壽長久。此續前章之義也。
  治人事天莫若嗇。
  注:嗇,愛也。人君將欲理人事天,莫若愛費,使倉廩實,人知禮節。三時不害,則天降之嘉祥。人和可以理人,天保可以事天也。
  疏:嗇,愛也。言人君將欲理化下人,敬事上帝,為德之先,無如愛費,即儉德也。儉即足用,可以聚人。粢盛豐備,天享明德。故云莫若嗇。
  義曰:夫儉者,理務之先。財者,聚人之本。故《易》曰:何以聚人曰財。則財者,非儉約則易散,民者,非豐財則難聚。所以節財則省費,省費則人豐,人豐則國安而力足矣。國之大用有四,一曰祭祀,二曰戎事,三曰賓客,四曰庖膳。祭祀者,昭事上帝也。天子郊祀上帝,宗祀明堂,言有尊也。得不蠲潔恭恪乎?粢盛豐備者,《春秋》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使其大夫蓬章求成焉,軍於隨之瑕地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國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矣,而和協以謀我,故難聞也。漢東之國,以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贏師以張之。熊率音律且十余切比曰:隨賢臣季良在,何益?鬬伯比曰:以為後圖,季良練不過一見從。少師得其君。行少師之計,王毀軍而納少師。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良止之曰:天方授楚,楚贏其師,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者,忠於民而信於神。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詞,信也。令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隨侯曰:吾牲牷肥瞃,樂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