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故能坐,天地之道,無為而備,不求而得。
  有罪以免耶?
  《南華經》曰:古者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則自治矣。
  故為天下貴。
  《南華經》曰: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
  為無為章第六十三
  此章《南華經》言:應帝王無為之治,有虞氏不及泰氏。泰氏無為,其卧徐徐,無寢夢也,其覺于于,無思慮也。其智清信而不詐也,其德甚真而不偽也,未始其道入於非人。有虞氏有為,其猶减善仁義以要求人心為善,亦得人心詐偽,而未始仁心出於非人。古者聖人能為無為之道,無事無味不為難也。
  為無為,
  《通玄經》曰:為無為,事無事也。《南華經》曰:逍遙無為也。
  事無事,
  《通玄經》曰:事無事,知不知也。《南華經》曰:逍遙乎無事之業。
  味無味。
  《通玄經》曰:古之人味道不捨也,今之人捨道不味也。
  大小
  《通玄經》曰:天地之道,大以小為本,道大以小為成。古聖人法天無為,柔弱微妙者,見小也。見小,故能成其大。
  多少,
  《通玄經》曰:天地之道,多以少為主,道多以少而成。古聖人法天無為,以道蒞天下,損缺其明者,見少也。見少,故能成其美。
  報怨以德。
  《通玄經》曰: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患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無患者,未之有也。察其所以往,則知其所以來矣。
  圖難於其易,
  《通玄經》曰:古者以正教化,易而必成,後世以邪教化,難而必敗。
  為大於其細。
  《通玄經》曰:事或易為而難成者,或難成而易敗者。易為而難成者,事也。難成而易敗者,言也。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通玄經》曰:人皆知無用害有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難成其道矣。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通玄經》曰:以博奕之日問道,聞見深矣。易而不難,小而不大。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不言而信,不施而仁,不行而治,不為而成,是以天心動化精誠為教者,三皇無為也。
  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通玄經》曰:古之善為君者,法於江海。江海無為,無不為大,百川歸之,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
  《通玄經》曰:言而不信,施而不仁,行而不治,為而不成,是以外貌有為者,五帝三王不精誠於道也。
  多易必多難。
  《通玄經》曰:後世無政教之原,而欲為萬人之上也,難矣。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事者難成易敗,言者難立易廢,是以聖人之所留心於道,明者之所獨見於無為也。
  猶難之,故終無難。
  《通玄經》曰:捨其易而必成,從事於難必敗,愚惑之所政。上無為也,下亦無為。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此章《通玄經》言:末世之人邪欲失性,動未嘗正也。以治國則亂,以治身則偽。不聞道者無以反正,不通德者不能清靜。原人之性無邪穢,久好於邪,則易易而忘其本,即好於邪。水之性欲清,沙土穢之,人之性欲正,邪言害之。知其己奸無所用,雖貪者皆辭之,不知其己欲無所用,雖廉者不能讓之。夫人之所以亡社稷,身死人手,以為天下笑者,未嘗非己所好也,故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知冬日之扇、夏日之裘無用於己,萬物變為塵垢,無所用矣。故曰: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其安易持,
  《通玄經》曰:智慮邪正者,禍福之門也。
  其未兆易謀,
  《通玄經》曰:動靜公私者,利害之樞機也。
  其脆易破,
  《通玄經》曰:夫禍之至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
  其微易散。
  《通玄經》曰:積正成福,積邪成禍。
  為之於未有,
  《通玄經》曰:凡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至於大患至,不可不慎也。後人皆知禍發救患,不知慎微使患不生。夫使患不生易,施於救患難。
  治之於未亂。
  《通玄經》曰:道者慎小微,大禍不滋。今人不務慎微使患不生,而務禍成施救於患,雖神人不能為。謀患禍之所由來,萬萬為法,無方可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通玄經》曰:十圍之木始於把,毫末漸長,積小成大。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通玄經》曰:百仞之臺始於下,累土成山,積微成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通玄經》曰:跛鱉千里,跬步不休,積近成遠。
  為者敗之,
  《洞靈經》曰:好質白之物者,以黑為汙。夫好貨甚者,不見他物之可好;好邪甚者,不見正道之可好。末世人夭者,非不為術也,巧術甚,人愈短。《通玄經》曰:夫好事者未嘗不窮,好邪者未嘗不失。各以所好,反自為傷,故曰為者敗之。
  執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