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以明無言,說教而欲遺教。故演暢此章於上經之末,將寄兼忘於玄悟之人爾。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疏:道性清净,妙本湛然,故常無為也。萬物恃賴而生成,有感而必應,故無不為也。夫有為者,則有所不為也。故無為者,則無所不為也。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疏:侯王若能守道清净,無為無事,則萬物將自感化,君之善教而淳樸矣。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疏:無名之樸,道也。欲作者,欲動作有為也。吾者,王侯自稱也。言人稟承善教以化,君德無為清靜矣,而復欲動作有為者,吾則將以無名
  之樸而鎮靜之,令其清靜不欲動作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疏:上言凡人欲動作有為,人君則將無名之樸而鎮靜之,今言於彼無名之樸,亦將不欲者,若執無名,還將有迹,令此眾生尋迹喪本,復入有為,則與彼欲心等無差別。故初用無名之樸以鎮靜蒼生欲心,蒼生欲心既除,聖人無名亦捨。喻如藥以理病,病愈而忘藥;舟以濟水,水濟而遺舟。若水已濟而仍守舟,病已除而復嘗藥,豈唯不達彼岸,亦復更生患累矣。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疏:夫無名之樸既將不欲,不欲之欲於此亦忘,則泊然清靜,是名了出。君無為而上理,人遂性而下化,不煩教令,而天下自正平。故云天下將自正也。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此章首標道用之名,將明德全之化。德全則淳樸不散,代無濡沫之邊。道廢則仁義遂行,俗有澆漓之弊。將欲變而更化,以令求復其初,故先述上德之無為,次述仁義之流遁,結以去華居實,使其復樸還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疏:上者,舉時也。德者,辯用也。謂上古淳樸,無為而理,體道之主,任物自然,是上古之淳德,故云上德。至德濳運,人無能名,故云不德,而淳風和暢,物遂生成,德用常全,故云有德。注云物得以生之謂德者,《莊子》雜篇之文。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疏:此言淳風漸散,德亦下衰。故聖人美無為之風,而百姓尚無為之進,尚迹為劣,故云下德。進著,則有德可稱,故云不失。稱德不失,則迹涉矜有。矜有之弊,淳樸不全,故云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疏:此覆釋上德也。夫上德者濳運,無為而理,淳樸不散,故無名進。今言上德無為者,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非知無為之美,而為此無為,故云而無以為,豈惟無進可矜,抑亦無心自化,故注云此心迹俱無為矣。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疏:此覆釋下德也。下德為之者,為心美無為之化,而為此無為,故云為之。語心雖欲無為,論迹即涉矜有,故云而有以為。言下德之為,有所以為也。故注云心無為而迹有為爾。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疏:此下明道廢則仁義遂行,言上仁者謂以仁為上,他皆效此。仁者兼愛之名,大道之行,物無私惠,淳風漸散,兼愛遂存,今明所以為兼愛之仁,故云上仁為之,行仁而忘仁,雖有施而不求報,兼愛則難遍,終是小惠未孚,是以語心常為有事,故云為之。論迹即近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注云此則心有為而迹無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疏:義者宜也,謂裁制斷割,令物得宜。夫淳樸已殘,是非斯起,將欲裁非就是,令得所宜,故云上義為之,謂心欲裁非就是,有所以而為,故云而有以為。注云此則心迹俱有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疏:禮,履也,謂可履而行之也。莊子曰以禮為翼,所以行於世也。失制禮者,所以救衰弊也。故禮經三百,威儀三千,曲為之防,而事為之制,淳源一失,眾務爭馳,且存檢外之迹,非曰由中之數,故揖讓崇其禮文,玉帛昭其報施,往而不來,非禮;來而不往,亦非禮。今上禮為之,往而莫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之,故云攘臂以仍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疏:此卻明致弊之由也。失道者,夫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爾。上經云大道廢,有仁義。莊子曰道隱於小成,道無不存。而此云失者,約人而言爾。故時淳則大道公行,俗澆則小成遂作。小成作而大道隱,仁義行而至德衰,此則世俗澆漓之殊。聖人適時之務,淳樸漸散,則失道而後德,德又下衰,則失德而後仁,兼愛迹存,則失仁而後義,裁非不足,則失義而後禮。且論禮於淳樸之世,非狂則悖,忘禮於澆漓之旦,非愚則誣。是故聖人救世之心未嘗有異,而夷險之迹,不得一爾。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疏:夫者,發語之端也。言末代聖人行於禮教者,由救忠信之衰薄爾,若使人懷忠信,復奚假於禮法乎?而亂之首者,以禮防亂,則但可為治亂之首爾,而非道德之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疏:前識者,制禮之人也。謂之前識者,言在人性識之前而制此檢外之禮。道順人性,禮存外迹,以之比道,乖失質素,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