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則綠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注〕平氣則靜,理足順心則神功至,綠於不得已則所為皆當。故聖人以斯為道,豈求無為於恍惚之外哉。
  〔疏〕綠,順也。夫欲靜攀綠,鈴須調乎志氣,神功變化,莫先委順心靈;和混有為之中而欲當於理者,又須順於不得止。不得止者,感而後應,分內之事也。如斯之例,聖人所以用為正道也。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二十五竟
  #1『臣』字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補。
  #2王孝魚依注文校改『舒』作『飾』。
  #3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氣』皆作『成』。
  #4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有』當改作『實』,下文『育』當改作『寶』。
  #5原作『援』,疑『授』之訛,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改正。
  #6四庫本、浙江書局本『中』俱作『守』。
  #7原作『疆』,疑『彊』之訛,今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正。
  #8郭慶藩引文改『諭』作『喻』。
  #9郭慶藩引文改『問』作『聞』。
  #10《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張二本無『日』字。
  #11原作『倪』,疑『俯』之誤,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改正。
  #12王孝魚依上句改『也』作『使』。
  #13郭慶藩引文改『畢』作『果』。
  #14郭慶藩引文改『生』作『性』。
  #15四庫本、浙江書局本『熟』俱作『孰』。
  #16『其』字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補。
  #17『捕』疑誤,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作『撻』。
  #18『巳』疑誤,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巳』作『無』。
  #19『靈』字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當改作『穫』。
  #20高山寺本無『然其病』三字。
  #21王孝魚認為當依正文改『謂』作『猶』。
  #22郭慶藩引文『今』下補『之』字,並改下文『謂』作『請』,改『請』作『護』。
  #23郭慶藩引文『勞』上補『而不』二字。
  #24趙本無『若』字。
  #25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更欲目』三字俱作『便欲自』,趙無此三字。
  #26王孝魚云:依《闕誤》引張本及注文當在『人』下補『物見其物』四字。
  #27趙本無『自然』二字。
  #28世德堂本『至』下有『也』字。
  #29原作『有』,諸本皆作『是』,故改正。
  #30郭慶藩引文『嘿』作『理』。
  #31『輒』疑『輒』之訛,今依郭慶藩引文改。
  #32《闕誤》引劉得一本『每』下有『妄』字。
  #33浙江書局本『問」作『閒』,高山寺本作『冥』。
  #34『焦』,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均作『燻』,下疏文同。
  #35『凝水』,郭慶藩引文均作『疑水』,王孝魚依宋本及下疏文改作『凝冰』,下並同。
  #36郭慶藩引文『比』作『此』。
  #37高山寺本『也』下有『成也』二字。
  #38依正文當有『鬼』字。
  #39『以』字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補。
  #40王孝魚依下句改『意』作『竟』。
  #41『尋今』二字不通,依郭慶藩引文當補足作『尋求今古』。
  #42《闕誤》引張君房本『入出』作『出入』。
  #43《闕誤》引文如海本『守』作『宗』。
  #44『明』疑『朋』之訛,依上下文改。
  #45原作『王』,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改正。
  #46『百』疑『有』之誤,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當改。
  #47《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張本『偃』下有『沒』字。
  #48『臾』字『併』字疑筆誤,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及上下文當改正。
  #49郭慶藩引文『於』作『施』。
  #50趙本『足』作『是』。
  #51『直』疑誤,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作『真』。
  #52《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張二本『今』上俱有『非』字。
  #53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敏』當改作『默』。
  #54『者』疑誤,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當改作『虛』。
  #55郭慶藩引文改『裁』作『是』。
  #56《釋文》『謬』作『繆』。
  #57『王』字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作『生』。
  #58郭慶藩引文『欲』下補『也。矯性』三字。
  #59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各』均作『名』。
  #60『天』原作『夫』,依正文當改。
  #61王孝魚依王叔岷說改『而』作『所』。
  #62『太』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當改作『大』。
  #63『夫』原作『天』,今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正。
  #64郭慶藩引文『人』作『合」。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二十六